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71.877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新紀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新創造的、超越前人的紀錄。如:「本屆奧運會,選手們迭創新紀錄,表現傑出。」
地理景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川土地的環境外觀。一方面反映環境的本質,另一方面也表現出人類長期活動的成就,故稱為「地理景觀」。
拖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曲、曲藝唱腔中為表現情緒而需要拖長的部分。有長有短,有的用於句中,有的用於句尾。在演唱中,拖腔多為字音尾音的延長,有的則加上襯字或襯詞。是對原唱腔的進一步發揮,可以增強音樂的表現力。
不論好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管怎樣。《文明小史》第二五回:「那卻使不得!不論好壞,總是你的親筆。」
打背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曲表演時,演員欲表現內心想法,即背對他人,面向觀眾獨自唸白,稱為「打背公」。後指私下從中取利。《儒林外史》第四七回:「這分田全然是我來說的,我要在中間打五十兩銀子的『背公』,要在你這裡除給我。」也稱為「打背」、「打背弓」、「落背弓」。
大遠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電影編導的方法。以更廣闊的場面、自然景色和大範圍的背景,來描寫環境、烘托氣氛、刻劃人物心理,表現大規模的人物活動。
頂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雜技。演員用頭、額或鼻來頂棍棒,或口銜棍棒,在棍樁頂端置瓶、碗、蛋、桌等易碎或笨重的物件,以表現演員的平衡技巧。
表面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人、事的外表現象或非實質的部分。如:「他沒有什麼好本領,只不過是個喜歡注重表面化的人。」
現代藝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二十世紀的藝術對於舊有形式之反思,勇於嘗試創新,使藝術的內在表現趨於深刻繁複,整體特色為抽象、幻想、表現。如繪畫、雕刻界線漸趨消失,藝術家使用多種素材表現,不再侷限於單一形式。
戴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生卒年不詳,唐代畫家。擅畫田家、川原之景,寫山澤水牛尤為著名,能將水牛的野性筋骨傳神的表現出來。與韓幹畫馬,並稱為「韓馬戴牛」。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