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施公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作者無考,八卷,九十七回。內容以康熙間漕運總施世綸事蹟附會演述而成。
科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清時,察院所屬的吏、戶、禮、兵、刑、工六科給事中及十五道監察使的統稱。
天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上帝。基教徒的用語。《文明小史》第八回:「我們一心只有天父,無論到甚麼危難的時候,只要閉著眼睛,一心對著天父,禱告天父,那天父沒有不來救你的。」
展子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生卒年不詳。隋朝畫家。曾任朝散大夫、帳內都。擅畫人物、車馬、臺閣。繪有「游春圖」,描敘貴族游春的情景,為現存最古的卷軸山水畫。
檔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吳語。指時候。《文明小史》第一二回:「這個檔口,總已經叫人取過封條十六張。」也作「擋口」。
方面兼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方面,獨當一方軍政重任的官職;兼圻,清代總兼轄二或三省,故稱為「兼圻」。「方面兼圻」泛指任總、巡撫。《老殘遊記》第六回:「你想,這個玉太尊不是個有才的嗎?只為過於要做官,且急於做大官,所以傷天害理的做到這樣!而且政聲又如此其好,怕不數年之間就要方面兼圻的嗎?」
聖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上帝觀中,三位一體的第三位格,乃善的自身。以父與子為單一根源而發出,代表恩寵的泉源,以及無限聖性或愛的表現。
冗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閒散。《抱朴子.外篇.廣譬》:「或納讒而誅之,或放之乎冗散。」《晉書.卷四七.傅玄傳》:「王人賜官,冗散無事者,不使學,則當使耕。」
新約全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基教典籍,二十七卷,分為四福音、使徒行傳、弟子書信等。為信徒對耶穌生前的言行,所作的紀錄和討論。簡稱為「新約」。
日據時期公學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便,1895年7月12日在台北士林創辦了第一所學校—芝山岩學務部學堂。次年3月31日又在台北建立「總府國語學校」,同時在全省各主要城市設置「國語傳習所」共14所。至1898年7月28日日本政府公佈「台灣公學校令」,將國語傳習所全部更改為正規小學,即稱為公學校。公學校的經費由當地街、莊、社負擔,學生入學年齡為8到14歲,學制為6年,課程有修身、國語、作文、漢文、讀書、習字、算術、唱歌、體操等等。公學校特別注重語言訓練,其中「國語」一科佔總課時將近一半。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