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2.8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蒲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爬行。《戰國策.策三》:「夜行而晝伏,至於蔆水,無以餌其口,坐行蒲服,乞食於吳市。」也作「匍匐」。
方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車並行。《史記.卷六九.蘇傳》:「車不得方軌,騎不得比行。」《文選.張衡.西京賦》:「方軌十二,街衢相經。」
薄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輕賤傳統善良風俗。《漢書.卷七六.趙尹韓張兩王傳.張敞》:「背恩忘義,傷心薄俗。」
2.不淳厚的風氣、習俗。《晉書.卷八二.列傳.虞預》:「窮奢竭費謂之忠義,省煩從簡呼為薄俗,轉相放效,流而不反,雖有常防,莫肯遵修。」
六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代函谷關以東的楚、齊、燕、韓、趙、魏六大國。《史記.卷六九.蘇列傳》:「六國為一,并力西鄉而攻必破矣!」漢.揚雄〈劇美新〉:「并吞六國,遂稱乎始皇。」
通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受地域局限,可通行於幾個地區或全國各地的共同語或標準語。相當於「雅言」的意義。漢.揚雄《方言》卷一:「娥、嬴,晉之間凡好而輕者謂之娥。……好,其通語也。」
妙法蓮華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後鳩摩羅什譯,七卷,另有西晉竺法護譯《正法華經十卷》、隋闍那崛多和達摩笈多譯的《添品妙法蓮華經七卷》,都是本經的同本異譯。本經的重點在調和大小乘的衝突,以為一切眾生都可成佛。且以種種譬喻闡述佛法深刻的思想,普受歡迎,也是天台宗和日本蓮宗教理的依據。簡稱為「法華經」、「蓮經」。
偷合取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苟且迎合,取悅別人,以求容身。《史記.卷七三.白起王翦傳》:「然不能輔建德,固其根本,偷合取容,以至歾身。」也作「偷合苟容」、「苟合取容」。
馬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在今山西省朔縣。相傳代為防止胡虜入侵,在此地築城防禦,但城屢建不成。某日有馬在此地重覆奔走,當地軍民,於是就依照馬跡來構建城池,終於築成,故稱為「馬邑」。
別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庶子。古代天子、諸侯嫡長子以外的兒子。《禮記.大傳》:「別子為祖,繼別為宗。」唐.韓愈〈唐故贈絳州刺史馬府君行狀〉:「其別子趙奢,當趙時破軍閼與,有功,號『馬服君』。」
大智度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佛教典籍。一百卷。後鳩摩羅什譯。是《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經》的注釋書。古來傳說作者為龍樹,但現代學界多不接受這種說法。書中引述資料豐富,為研究印度佛教史的重要資料。中國三論宗將它和《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合稱為「四論」。簡稱為「大論」、「智度論」、「智論」。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