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應答如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膺慚乃歎曰:「吾將老死,不見卿富貴也。」融曰:「公殊未死。」膺曰:「如何?」融曰:「鳥之將死,其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向來公言未有善也,故知未死。」膺甚奇之。後與膺1>談論百家經史,應答如流,膺不能下之。 〔注解〕 (1) 膺:李膺(西元110∼169),字元禮,東漢潁川襄城(今河南省)人。桓帝時,為司隸校尉,當時太學生譽稱為「天下模楷李元禮」。凡為他所接納者,稱為「登龍門」。反對宦官專權,曾殺張朔,宦官畏懼。靈帝時,與竇武、陳蕃謀誅宦官,事敗被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鵋鶀:貓頭鷹。《廣韻.去聲.志韻》:「鵋,鵋鶀,鵂鶹鳥,今之角鴟。」明.劉基《郁離子.蛇蝎》:「吳王夫差與群臣夜飲,有鵋鶀于庭,王惡,使彈之。」
默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口不出聲,在心中背誦。宋.蘇軾〈次韻孔毅父集古人句見贈〉詩五首之四:「不如默誦千萬首,左抽右取談笑足。」清.江藩《國朝漢學師承記》:「手鈔默誦,雞不已。」
迫而察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靠近觀察。三國魏.何晏〈景德賦〉:「遠而望之,若摛朱霞而耀天文;迫而察之,若仰崇山而戴垂雲。」三國魏.嵇康〈琴賦〉:「遠而聽之,若鸞鳳和戲雲中;迫而察之,若眾葩敷榮曜春風。」《太平廣記.卷四八四.李娃傳》:「豎凜然大驚,徐往,迫而察之。生見豎,色動回翔,將匿于眾中。」
敦煌石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位於甘肅省敦煌縣沙山,為中國的著名石窟,清光緒二十六年(西元1900)被發現。石窟內滿繪壁畫和彩塑雕像,並藏有經典及珍貴的文獻資料。參見「敦煌石室」條。
天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天道。明.王世貞《鳳記》第一四齣:「天步有乘除,仕路如反掌。」
保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鳳凰晝。漢.劉向《說苑.卷一八.辨物》:「天老曰:『夫鳳,鴻前麟後,……。晨曰「發明」,晝曰「保長」,飛鴻曰「上翔」,集曰「歸昌」。』」一說鳳凰夜。《宋書.卷二八.符瑞志中》:「鳳凰者,仁鳥也。……昏曰固常,夜曰保長。」
傷矢之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這是一隻負傷的雁。』魏王又問:『你怎麼知道呢?』更羸回答說:『這雁飛得很慢,是因為身上的舊傷在痛;叫聲悲傷,是因為長久跟不上雁群。舊傷還沒好,心裡受到的驚嚇也沒有平復,所以一聽到弓弦的聲音,就驚惶地往上飛高,舊傷迸裂,掉了下來。』臨武君曾被秦國打敗過,心中的陰影難以去除,就像這隻雁一樣,並不適合讓他擔任對抗秦國的主將啊!」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驚弓之鳥」,用來比喻曾經受到驚嚇,心有餘悸,稍有動靜就害怕的人。
觸面崩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觸目驚心」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觸目驚心」原作「觸目崩心」。據《南齊書.卷三二.豫章文獻王列傳》載,南齊豫章文獻王蕭嶷過世後,受過他恩惠的樂藹在寫給沈約的書信中說,自己原本是一個默默無聞的西州窮士,因為受到蕭嶷的重用,才能有今天衣食無缺的生活。隨著時間消逝,緬懷追尋蕭嶷遺留的功業,目光所及,令人內心深受衝擊。後來「觸目驚心」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事情景況,令人震驚。出現「觸目驚心」的書證如明.王世貞《鳳記》第九齣:「李大人,聞言興慨,觸目驚心。」
中耳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按病因可分為化膿性及非化膿性,前者由化膿性細菌侵入鼓室所引起,後者因耳咽管阻塞所致。按進程則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起因大半是由於感冒時鼻子或喉嚨的細菌通過耳道,傳至中耳引起發炎。一般的症狀為耳朵內劇痛、聽力衰退、耳、發高燒、耳朵內流膿等。嚴重時會導致聽力障礙。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