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塞翁失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候邊塞上有個老翁,了一匹馬。別人去安慰他,他卻說:「怎麼知道不是件好事呢?」過了幾個月,這匹馬果然帶著一匹好馬回來了。典出《淮南子.人間》。比喻禍福時常互轉,不能以一時論定。宋.陸游〈賀蔣尚書出知婺州啟〉:「魯人獲麟以為不祥,雖愛憎之叵測;塞翁失馬未必非福,抑倚伏之何常。」《儒林外史》第四○回:「蕭雲仙呼天搶地,盡哀盡禮,治辦喪事,十分盡心。卻自己嘆息道:『人說塞翁失馬,未知是福是禍。』」也作「北叟失馬」。
亡羊補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失了羊,就趕快修補羊圈,還不算晚。語本《戰國策.楚策四》:「臣聞鄙語曰:『見兔而顧犬,未為晚矣;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比喻犯錯後及時更正,尚能補救。宋.陸游〈秋興〉詩五首之三:「懲羹吹齏豈其非,亡羊補牢理所宜。」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一二.徐州》:「要之是舉必當亟行。若遇有事更張,不免亡羊補牢矣。」
暴虎馮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暴虎馮河」當是一句早在先秦就已流行的成語,在《易經.泰卦》的爻辭就有「馮河」的說法,在《詩經.鄭風.大叔于田》也見到「暴虎」。而在《詩經.小雅.小旻》和《論語.述而》中更見到「暴虎」和「馮河」的連用。「暴虎」是指徒手與虎鬥。和凶猛的老虎搏鬥,本應借用器械,現在為顯現自己的勇猛,所以開器械徒手而上。要渡過大河,本來應借舟船而渡,如今為表現自己的厲害,所以開舟船,直接涉水而過。暴虎者,很容易被虎所傷;馮河者,很容易被水所溺。這都是愚勇的行為,也是危險的行為。所以《詩經.小雅.小旻》說「不敢暴虎,不敢馮河」,表示知道危險。知道危險還要去做,那是有勇無謀的愚蠢行為,所以《論語.述而》篇中,子路在...
風聲鶴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晉書.卷七九.謝安列傳》載,東晉時,野心勃勃的前秦苻堅想要征服中原。孝武帝太元八年,他率領八十萬大軍,逼臨肥水,準備攻打東晉。東晉派大將謝玄、謝石帶八萬精兵抗敵。謝玄知道苻堅實力雄厚,若以正面迎敵,必定吃虧,於是決定採取奇襲的戰術。謝玄先要求苻堅的軍隊向後移,好讓晉兵登岸,兩軍決一勝負。苻堅自恃兵多,不疑有他,就答應軍隊後退。混亂之中苻堅中箭受傷,苻融戰亡,在陣後的秦兵以為秦軍戰敗,慌成一團,下武器連夜逃跑,沿途只要聽到風聲、鶴鳴,都以為是晉軍來了,結果苻堅的軍隊終於潰敗,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肥水之戰」。後來原文中的「風聲鶴唳」演變為成語,用來形容極為驚慌疑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整批的購入。如:「現躉現賣」。《里語徵實.卷上.一字徵實》引《人生要覽》:「貴時卸,賤時躉。」
門可羅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汲鄭列傳》中敘述的是漢初汲黯、鄭二人事跡。汲黯在景帝時任太子洗馬,武帝時出任東海太守,後又被召為主爵都尉;鄭當時則是先任太子舍人,後遷為大農令。兩人在當時都是位居高官,受到眾人敬畏,每日上門巴結逢迎的人不計其數。但由於他們剛正不阿的個性不適官場,後俱官失勢,連生活都陷入困境,在此之際,往日川流不息的賓客也就消失無蹤了。同樣的,歷史上有位翟公,他是漢文帝時的大臣,曾經任職廷尉,為九卿之一,位高權重。在他任官期間,每天家中賓客亦是絡繹不絕,把大門擠得水洩不通。但當他失去官職後,就不再有人造訪,門外冷冷清清,空曠得似乎可以張開用來捕捉鳥雀的大網。後來,他又官復原職,昔日的賓客又再度登門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黏。通「貼」。如:「帖花黃」。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有朝事發下頭,拚著帖個大膏藥。」
推己及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自己推想到別人。指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例]你不喜歡別人將垃圾倒在你家門口,就不要把垃圾在別人家門前,這便是推己及人的道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依順、依從。如:「遷就」、「半推半就」。《水滸傳》第二三回:「武松把半截棒在一邊,兩隻手就勢把大蟲頂花皮肐𦞂地揪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甩落。《警世通言.卷一一.蘇知縣羅衫再合》:「徐用道:『哥哥撇下手中兇器,兄弟方好放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