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09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蠢蠢欲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蠢蠢」是動亂不安的意思,在《左傳.昭公二十四年》中記載,鄭定公出訪晉國,子大叔隨行相禮,會見晉卿范獻子。因為前年四月周景王駕崩,為了爭奪王位,王室大亂,最後才由晉國出面平亂,立了周敬王。面對動盪不安的中原局勢,范獻子感到憂心忡忡,就問子大叔道︰「我們對王室應該怎麼辦呢?」子大叔回答︰「我這老頭子,對於自己的國家都不關心了,哪還管得著王室!不過王室的安危,的確和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現在王室蠢蠢不安,像我們這種小國確實感到十分害怕。至於大國的憂慮,我們又怎麼能知道呢?還是請您及早考慮考慮吧。畢竟王室不得安寧,可說是晉國的恥辱啊!」范獻子聽了,便找韓宣子商量,決定明年召集諸侯開會。後來「蠢蠢欲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船划水用的槳。如:「舟楫」。《晉書.卷六二.祖逖傳》:「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宋.范仲淹〈岳陽樓記〉:「商旅不行,檣傾楫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困苦、困難。如:「生活艱苦」。宋.陸游〈書憤〉詩:「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多多益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別人容易得到,向韓信這樣的人卻很難求啊,此人志向高大又精通兵法,如果重用他,將來統率三軍,平定中原,必定非他莫屬。」劉邦說:「依你的看法,應給他一個元帥當了?」蕭何說:「自然是,此人極愛面子,一道命令請他當元帥,還未必肯受,必須舉行設壇拜將之禮,他才會接受。」於是,劉邦便很隆重的築起將台,拜韓信為漢軍元帥。當了元帥之後,韓信便運用他的智謀,指揮大軍,把當時強大的敵人項羽打敗了。從此全國統一,劉邦做了漢朝第一位皇帝,叫漢高祖。漢高祖即位後,有一次問韓信說:「如果我來帶兵,你看可以帶多少呢?」韓信說:「陛下可帶領十萬。...
權宜之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後,王允以貂嬋行美人計,策動呂布殺死了董卓。董卓死後,王允一改以前屈己從人的低姿態,完全顯露出個性中原有的剛正不阿、嫉惡如仇,史書對他的描述為「性剛疾惡,……每乏溫潤之色,杖正持重,不循權宜之計」,也因為他為人處事極為嚴厲,事事循理,不知變通,所以下屬都不太親近他。不久,董卓的舊部李傕等人攻入長安,王允被殺。後來「權宜之計」被用來比喻因應某種時機而暫用的計謀。
樹倒猢猻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散賦〉一篇。新州之行,又以十詩贈行,其一云:「斷尾雄雞不畏犧,憑依掇禍復何疑?八千里路新州瘴,歸骨中原是幾時?」詠得詩,憤極,然無如之何。 〔注解〕 (1) 會之:秦檜(?∼西元1155),字會之,南宋江寧人。性陰險,晚年殘忍尤甚。高宗時為相,挾金人以自重,力持和議,阻止恢復,誣殺岳飛等,一時忠臣良將殆盡,和議乃成。卒諡忠獻,寧宗改諡繆醜。 (2) 殂:音ㄘㄨˊ,死亡。 (3) 介:猶指傳言之人。 (4) 詠:曹詠,南宋人,生卒年不詳。與秦檜交好,官至戶部侍郎,顯赫一時。後秦檜死,貶至新州,不久即亡。 (5) 猢猻:猴子。
大材小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當浙江東路安撫使,實在是把大材料用在了小地方。(大材小用古所嘆,管仲、蕭何實流亞。)”鼓勵他為恢復中原而努力。 4.用法 比喻用人不當,浪費人才。 5.相似詞 牛鼎烹雞、牛刀割雞、殺雞用牛刀、長材短用、大器小用 6.相反詞 適才適、所物盡其用、人盡其才、各得其所 7.例句 他是一位學有專長的電機碩士,卻安排他去管伙食,這未免太大材小用了。
兵不血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尚未實際交戰,即已征服敵人。語出《荀子.議兵》:「此四帝兩王,皆以仁義之兵行於天下也。故近者親其善,遠者慕其德。兵不血刃,遠邇來服。」後也用來比喻輕易得勝。《晉書.卷六六.陶侃傳》:「默在中原,數與石勒等戰,賊畏其勇,聞侃討之,兵不血刃而擒也,益畏侃。」《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陛下離京纔四十二日,兵不血刃,北舉燕南之地,此不世之功。」也作「兵無血刃」、「軍不血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皮膚皸裂。唐.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詩七首之一:「中原無書歸不得,手腳凍皴皮肉死。」
錦囊妙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耿耿。曾敗曹操於赤壁,佐定益州,使蜀與魏、吳成鼎足之勢。劉備歿,輔助後主劉禪,封武鄉侯。志在攻魏以復中原,乃東和孫權,南平孟獲,與魏長期爭戰,後鞠躬盡瘁,卒於軍中,諡號忠武。 (3) 子龍:趙雲(?∼西元229),字子龍,三國時常山真定人。初從公孫瓚,後歸附劉備。勇敢善戰,以忠勇著稱。封永昌亭侯,累遷鎮軍將軍,卒諡順平。 (4) 吳:三國時孫權所建立的國家。國號吳,都建業,後為晉所滅。 (5) 錦囊:錦緞製的袋子。古人用來珍藏機密貴重的文件或物品。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