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8.09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居安思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9.《朱子語類.卷一二七.本朝一.高宗朝》:「張戒見高宗。高宗問:『幾時得見中原?』戒對曰:『古人居安思危,陛下居危思安。』」
裹足不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管牽扯到誰,即便上至太后,下至朝廷百官,也請先生直說。」范雎就向秦王進言實行遠交近攻政策,以統一中原。當下,秦昭王拜范雎為客卿,過了幾年,秦昭王把相國撤職,並且不讓太后參政,正式拜范雎為丞相。後來「裹足不前」這句成語,就從原文的「裹足莫肯即秦」演變而出,形容有所顧忌,而停止腳步,不敢向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誇耀、炫耀。《國語.吳語》:「若無越,則吾何以春秋曜吾軍士?」《文選.張衡.東京賦》:「三農之隙,曜威中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忖度、猜想。如:「揣測」、「揣摩」。宋.岳飛〈乞出師劄〉:「臣揣敵情,所以立劉豫於河南,而付之齊秦之地,蓋欲荼毒中原生靈。」
井底之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曰:『此猶是井底蝦蟆。』」 02.明.陳汝元《金蓮記.第三齣》:「妾閱人多矣,皆是井底蝦蟆,未有中原麟鳳。」 參考詞語︰坎井之蛙注音︰ㄎㄢˇ ㄐ|ㄥˇ ㄓ ㄨㄚ漢語拼音︰kǎn jǐng zhī wā釋義︰即「井底之蛙」。見「井底之蛙」條。 01.元.吳澂〈送何太虛北游序〉:「醯甕之雞,坎井之蛙,蓋不知甕外之天,井外之海為何如?」
標新立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隋唐演義》第三一回:「自來詩詞,雖是寫懷寄興,然其中原有起承轉合,故人不得草草塗鴉。但今作者,止取體艷句嬌,標新立異而已,原沒甚骨力規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際,出動伏兵,將客人全部殺死。耶律阿保機的雄厚實力足以壓制反對者,他也就在漢人的協助下,建立一個模仿中原的王朝,自稱為帝,國號契丹。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遼英文關鍵字: Liao dynasty 參考資料張元、李孝悌/著。簡明中國歷史。頁153-155。龍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防患未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禍患沒有發生之前就加以防備。《明史.卷一七○.于謙列傳》:「中原多流民,設遇歲荒,嘯聚可虞。乞敕內外守備及各巡撫加意整飭,防患未然。」《三俠五義》第一二回:「蔣完著急道:『君子防患未然。』」
德高望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說唐演義》第三九回:「卻說太原唐公李淵德高望重,手下兵多將勇,見煬帝遊幸未歸,天下大亂,就益發修理甲兵,漸有問鼎中原之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量詞。古代計算行軍里數的單位。三十里為一舍。如:「退避三舍」。《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若以君之靈得反晉國,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