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5.19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再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婦女再嫁。《北齊書.卷四三.羊烈傳》:「烈家傳素業,閨門修飾,為世所稱,一門女不再醮。」也作「改嫁」、「改醮」。
日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每日的生活記錄。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三:「黃魯直有日記,謂之家乘,至宣州,猶不輟書。」《官話指南.卷二.官商吐屬》:「我作的那本日記,得把他修飾好了。」
蓬首垢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不修飾的樣子。《舊唐書.卷五四.王世充傳》:「世充盡發江都人將往赴難,在軍中蓬首垢面,悲泣無度,曉夜不解甲,藉草而臥。」《文明小史》第一○回:「棧裡掌櫃的見他們一個個都是蓬首垢面,心上甚是詫異,只因懼怕洋人,不敢說甚。」也作「蓬頭垢面」。
土木形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泥塑木雕等缺乏靈性的人物。語本《史記.卷七五.孟嘗君傳》:「今旦代從外來,見木禺人與土禺人相與語。」形容人不加修飾的面貌。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劉伶身長六尺,貌甚醜悴,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晉書.卷四九.嵇康傳》:「身長七尺八寸,美詞氣,有風儀,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飾,人以為龍鳳之姿,天質自然。」
一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豹子身上的一個斑點。語本《晉書.卷八○.王羲之傳》:「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班。」比喻事物的一小部分。《老殘遊記二編》第二回:「他又好修飾,儜瞧他這屋子,就可略見一斑了。」
不脩邊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修邊幅」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修飾邊幅」原指修整布帛邊緣使它變得整齊,在典源中用來比喻講究衣飾儀容或形式小節。王莽兵敗後,馬援歸附據地隴西的隗(ㄨㄟˇ)囂,為其效力。這時公孫述在蜀地自立為王,於是隗囂派馬援去探察公孫述的實力。他和公孫述是同鄉老友,以為見面後會和前從一樣,親切的閒話家常,沒想到公孫述以接待臣子的禮儀來接見他,還要任命他為封侯大將軍。馬援看到這種情形,就對那些願意留下的賓客說:「現在天下勝負未定,公孫述不知殷勤的求取賢士,和他們一起圖謀爭奪天下,反而講究衣飾儀容和形式小節,這和土、木做成的偶像有什麼不一樣。這樣的人怎能長久留住天下賢士?」因而告辭回去,告訴隗囂說:...
粉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修飾文詞,使其含義有所分別。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凡親屬名稱,皆須粉墨,不可濫也。」
包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泛指一切外在形式上的修飾、塑造。如:「只注重外表包裝,而忽視內在的涵養是現代人的通病。」
毛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沖洗加工過,尚未上蠟放映過的電影膠片或未經任何修飾的底片。
美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使事物更加美觀,而加以修飾或點綴。[例]讓我們每人植樹一棵,美化環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