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活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自然生動而不呆板。如:「她個性活潑,深具人緣。」、「這篇文章敘述生動活潑,頗受好評。」
刻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待人嚴苛、不寬厚。[例]他那尖酸刻薄的個性,使得別人對他總是敬而遠之。
權宜之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都長安後,王允以貂嬋行美人計,策動呂布殺死了董卓。董卓死後,王允一改以前屈己從人的低姿態,完全顯露出個性中原有的剛正不阿、嫉惡如仇,史書對他的描述為「性剛疾惡,……每乏溫潤之色,杖正持重,不循權宜之計」,也因為他為人處事極為嚴厲,事事循理,不知變通,所以下屬都不太親近他。不久,董卓的舊部李傕等人攻入長安,王允被殺。後來「權宜之計」被用來比喻因應某種時機而暫用的計謀。
頑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堅強固執。如:「他個性頑強,從不願服輸。」
與人為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贊助別人做好事。《孟子.公孫丑上》:「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文明小史》第九回:「想你們教士也是與人為善,斷不肯叫我為難的。」
盧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體,使兒童能適應自然,認為游泳、登山、跳高、跳遠能訓練感官兼顧心靈和身體的活動。(3) 重視兒童的個性:兒童的能力在程度上各不相同,在性質上互有差異,所以主張因材施教。(4) 主張教育是開發人類潛伏能力的過程:教育的任務在提供適當的環境,使兒童在各生長階段中獲得圓滿而調和的發展;教育不是從外面以能力受於兒童,也不是用外鑠的方法來增進兒童的能力;乃是把兒童本身固有的能力,循著自然的順序,充分發展出來。(5) 人的教育來自三種途徑:人、事物及自然。(6) 提倡實務教學、直觀教學,重視感官經驗的獲得,而反對形式主義的文字教育...
婉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婉轉含蓄。[例]她的個性溫柔婉約,很好相處。
開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爽朗、樂觀。如:「心情開朗」、「他個性開朗積極。」《晉書.卷五七.列傳.胡奮》:「奮性開朗,有籌略,少好武事。」
體無完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接管蜀軍。由於衛瓘亦曾參與誣陷鄧艾,怕事跡洩露,於是派人殺鄧艾父子,師纂亦在被殺之列。師纂平日為人,個性急躁,對人苛薄而缺乏恩澤,所以死狀極慘,甚至被折磨得身上的皮膚沒有一處是完好的。後來「體無完膚」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受傷慘重。亦用來比喻遭人批評、駁斥得一無是處,面目全非。
磨杵成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祝穆《方輿勝覽.卷五三.磨鍼溪》磨鍼溪,在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1>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是溪,逢老媼2>方磨鐵杵3>,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4>。 〔注解〕 (1) 李太白:李白(西元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家居四川綿州,為唐代著名的大詩人。個性率真豪放,嗜酒好遊。玄宗時曾為翰林供奉,後因得罪權貴,遭排擠而離開京城,最後病死當塗。其詩高妙清逸,世稱為「詩仙」。 (2) 老媼:年老的婦人。媼,音ㄠˇ,老婦。 (3) 杵:舂米、擣藥、擣衣或擣實砂土時用的棒槌。 (4) 卒業:完成學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