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9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心腹相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韓信雖深諳兵法,卻不懂政治,不像張良、蕭何懂得自保之道,又好大喜功,過於相信劉邦的為人。後來項羽自於烏江,楚軍敗亡,劉邦即削去韓信兵權,黜為淮陰侯。最後韓信被呂后以謀反罪名誅殺,夷其三族,這便是一代名將的下場。後來《史記》原文中的「披腹心,輸肝膽」演變成「肝膽相照」這句成語,用來比喻赤忱相處。
闇度陳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梁敗死,籍繼為將,大破秦軍,自立為「西楚霸王」,與劉邦爭天下,戰無不利,但垓下一戰,楚軍瓦解,項籍自於烏江。 (3) 棧道:在險絕的崖壁上鑿孔架木而築成的道路。 (4) 韓信:?∼西元前196,淮陰人,年輕時曾忍少年胯下之辱,後助漢高祖伐魏、舉趙、降燕、破齊,封為齊王,後徙封楚王,高祖熒欋背叛,偽作雲夢之會,擒置咸陽,降封淮陰侯,終為呂后所殺。 (5) 雍王章邯:秦代名將,生卒年不詳。與項羽戰於鉅鹿及棘原,卻因趙高專權,拒卻章邯所請,遂降羽,被立為雍王,王咸陽以西,都於廢邱,後為漢將韓信所滅。邯,音ㄏㄢˊ。 (6) 陳倉:秦置,故城在今陝西寶雞縣東。地當雍梁之衝,漢魏以來為攻守要地。...
奉頭鼠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楚、漢之際,張耳、陳餘因細故而斷絕交情,結果張耳捧項嬰頭急遽投奔漢王。典出《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後用以形容像老鼠懼人一般,狼狽逃走的樣子。《漢書.卷四五.蒯通傳》:「始常山王,成安君故相與為頸之交,及爭張黶、陳釋之事,常山王奉頭鼠竄,以歸漢王。」《宋史.卷四六八.宦者傳三.童貫傳》:「平生童太師作幾許威望,及臨事乃蓄縮畏懼,奉頭鼠竄,何面目復見天子乎?」也作「抱頭鼠竄」、「捧頭鼠竄」。
打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交往、接觸。《清平山堂話本.頸鴛鴦會》:「且朱秉中日常在花柳叢中打交,深諳十要之術。」《警世通言.卷一四.一窟鬼癩道人除怪》:「逐月卻與幾個小男女打交。撚指開學堂之後,也有一年之上。」
鋒不可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廣武君李左車:漢初名士,生卒年不詳。 (2) 成安君:陳餘,秦大梁人,生卒年不詳。好儒術,與張耳為頸交。陳勝起兵,陳餘與張耳立武臣為趙王,趙王以陳餘為大將軍。後來張耳降漢,與韓信破陳餘於井陘,餘被斬於泜水上。 (3) 韓信:?∼西元前196,西漢淮陰人。年輕時曾忍少年胯下之辱,後助漢高祖伐魏、擊趙、降燕、破齊,封為齊王,後徙封楚王。高祖熒欋背叛,偽作雲夢之會,擒置咸陽,降封淮陰侯,終為呂后所殺。 (4) 西河:地名。地約在今陝西省華陰縣一帶。位於黃河之西,故稱為「西河」。 (5) 魏王:魏豹,生卒年不詳。陳勝起兵後,豹往投靠,攻下魏地二十餘城而立為魏王。後被韓信所虜,為漢效力堅守滎陽...
豢虎貽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會成為我們的大患啊!」於是劉邦派韓信、彭越出兵攻擊項羽,項羽被圍困於垓下,四面楚歌,最後在烏江邊,自而死。後來「養虎遺患」這句成語被用來比喻不除去仇敵、惡人,將給自己留下後患。
英雄末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有才能者面臨了無可挽回的絕境。如:「垓下一戰,項羽大敗,此時已是英雄末路,於是自於烏江。」
所向摧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攻擊項羽,項羽被圍困於垓下,四面楚歌。項羽傾力突圍而出,至烏江邊,見大勢已去,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自而死。項羽被圍於垓下時,率騎兵八百餘人,突圍而出。雖然漢軍人多勢眾,但項羽武藝高強,又擅於調兵遣將,儘管兵力不多,但「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也就是說項羽所到之處,漢軍皆被殺得潰不成軍,後方的追兵也害怕得紛紛逃散。後來「所向披靡」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力量所到之處,敵人紛紛潰敗逃散。
無計奈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恥除矣。將軍豈有意乎?」樊於期2>偏袒扼腕3>而進曰:「此臣日夜切齒拊心4>也,乃今得聞教。」遂自5>。太子6>聞之,馳往,伏屍而哭,極哀。既已,無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列傳.屈原》、《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列傳.溫舒》。 (2) 樊於期:?∼西元前227,戰國時秦將。避罪於燕,得燕太子丹之庇護,後因荊軻欲替太子丹殺秦王,希望得其首級以入秦,遂自而死。 (3) 偏袒扼腕:偏袒,袒露一臂。扼腕,用手握腕。形容憤慨已極。 (4) 切齒拊心:怨恨至牙齒切磨,拍擊胸膛。形容痛恨到了極點。拊,音ㄈㄨˇ,拍打、輕擊。見「切齒腐...
專當一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破秦軍,自立為西楚霸王,與劉邦爭天下,戰無不利,但垓下(今安徽省靈壁縣東南)一戰,楚軍瓦解,項籍自於烏江。 (7) 郤: 通「隙」,音 ㄒ|ˋ。嫌隙。 (8) 彭越:?∼西元前196,字仲,昌邑人。為漢初名臣。佐高祖定天下,封梁王。後因人告他謀反而被殺,並誅三族。 (9) 韓信:?∼西元前196,淮陰人,年輕時曾忍少年胯下之辱,後助漢高祖伐魏、舉趙、降燕、破齊,封為齊王,後徙封楚王,高祖熒欋背叛,偽作雲夢之會,擒置咸陽,降封淮陰侯,終為呂后所殺。 (10) 屬:通「囑」,音ㄓㄨˇ,託附。 (11) 捐:以財物或土地等犒賞他人。 (12) 楚:指項籍所建立的「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