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38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腳踏實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做事切實穩健。元.孫仲章《勘頭巾》第三折:「大古是腳踏實地,你從來本性我須知。」《文明小史》第四八回:「現在挽回之法,須要步步腳踏實地,不作虛空之事。」
|
搜索枯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枯腸」條。
01.清.陳宗達〈春日文子先生招同王大魯山西園限韻〉詩:「即今韻險等競病,催詩火急聊推勘;枯腸搜索鬥匠巧,斗室偃仰同眠蠶。」 參考詞語︰搜腸刮肚注音︰ㄙㄡ ㄔㄤˊ ㄍㄨㄚ ㄉㄨˋ漢語拼音︰sōu cháng guā dù釋義︰猶「搜索枯腸」。見「搜索枯腸」條。
01.明.馮惟敏《不伏老.第一折》:「一個家搜腸刮肚,不知饑,不知渴,只覺得口內生煙。」
02.清.蒲松齡《蒲松齡全集.附錄.逃學傳》:「似這作文,搜腸刮肚,可待寫上什麼?」
|
日月如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高登〈朱黃雙硯〉(據《高東溪遺集.卷下.上當道遠小人書》引)1>日月如梭,文籍如海,探討不及,朱黃2>敢怠?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
(2) 朱黃:古人校點勘書籍時用朱、黃兩色筆墨圈點,作為區別。〔參考資料〕 《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張勝自在家中,時光迅速,日月如梭,撚指之間,在家中早過了一月有餘,道不得坐吃山崩。
|
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喪禮中,置入亡者口中的物品,種類依其身分階級而有別。通「琀」。《公羊傳.文公五年》:「含者何?口實也。」漢.何休.解詁:「緣生以事死,不忍虛其口。天子以珠,諸侯以玉,大夫以碧,士以貝,春秋之制也。」《戰國策.趙策三》:「鄒、魯之臣,生不得事養,死則不得飯含。」《廣韻.去聲.勘韻》:「琀,送死口中玉。亦作含。」
|
脫胎換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醒世恆言.卷一三.勘皮靴單證二郎神》:「我是上界真仙,只為與夫人仙緣有分,早晚要度夫人脫胎換骨,白日飛昇。」
|
消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戲弄。《水滸傳》第三回:「卻不是特地來消遣我!」《喻世明言.卷二.陳御史巧勘金釵鈿》:「你幹了虧心的事,氣死了老娘,又來消遣我!」
|
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斷語。《紅樓夢》第五回:「後面便是一座古廟,裡面有一美人在內獨坐看經。其判云:『勘破三春景不長,緇衣頓改昔年妝。可憐繡戶侯門女,獨臥青燈古佛旁。』」
|
眾說紛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各種說法紛亂不一致。[例]關於昨夜火災的起火原因,眾說紛紜,有關單位現正進行勘驗。
|
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驅逐、驅趕。《喻世明言.卷二.陳御史巧勘金釵鈿》:「魯公子聽小姐縊死,還道是做成的圈套,撚他出門。」
|
克勤克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洪水經常泛濫成災,人們深受水患之苦。堯帝命鯀去治水,鯀用築堤堵截的方法,治水九年還是失敗。舜帝時派鯀的兒子禹去治水,他吸取父親治水失敗的教訓,實地勘查,採用了疏通的方法根治了水患。在禹十三年艱苦的治水工作中,曾三過家門而不入,他節衣縮食,與百姓一起辛勤努力,同甘共苦,深受百姓愛戴。舜覺得禹實在是個有德有才的人,便要把帝位讓給他,但禹不肯接受。所以舜就告訴禹說:「克勤于邦,克儉于家,不自滿假,惟汝賢。」意思就是說:舜覺得禹是個很賢能的人,既能勤勞地為國出力,又能節儉地持家,謙虛而不自滿,所以一定可以當得起帝王這個職位。禹在舜的堅持及百姓的擁戴下,終於接受了舜的禪讓,建立了夏朝。後來「克勤克儉...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