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50.02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蘇爾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吹管樂器。維吾爾族所用的吹奏樂器。參見「木嗩」條。
莆仙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今福建省莆田、仙遊一帶的劇種。常用曲牌二百多個,分大題、小題二種。劇目幾乎保存了宋、元南戲的全部劇目,亦有源自民歌、佛曲等曲調。樂隊只有司鼓、司鑼、司吹三人,樂器有小嗩、笛管、大嗩、笛子、二胡、大三弦等。因舊屬興化府,故也稱為「興化戲」。
福州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大陸地區福建省、閩南方言地區和臺灣的地方戲曲劇。從明末開始發展至今,在發展過程中曾受徽劇和京劇等的影響。主要伴奏樂器有梆笛、二胡及嗩等,所使用的曲調則有逗腔、揚歌、江湖和小調等四類。也稱為「閩劇」。
喊堂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衙門裡官吏升堂或下堂時,差役喊,稱為「喊堂威」。《老殘遊記》第一八回:「凡官府坐堂,這些衙役就要大呼小叫的,名叫『喊堂威』,把那犯人嚇昏了,就可以胡亂認供了。」也稱為「報喏」。
桂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地方戲曲。流行於廣西以及湖南的部分地區。腔調以皮黃為主,兼唱崑腔、高腔的部分曲調。伴奏樂器有胡琴、月琴、三弦、嗩、鑼、鈸等。也稱為「桂戲」。
禁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牽累、害苦。元.曾瑞《留鞋記》第二折:「我道是看書人多志誠,你如今倒把我廝禁害。」《金瓶梅》第九一回:「口內喃喃說道:『也沒見這浪淫婦,刁鑽古怪,禁害老娘。』」
勒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吹管樂器。原稱「勒悠」,流行於貴州布依族、苗族地區的民間雙簧豎吹樂器。其音色明亮柔和,演奏方式和嗩相近,直管無碗(喇叭口)。有木製與竹製兩種,管上端裝有哨子,管身開五至六個按音孔。
兩勢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旁、兩邊。《水滸傳》第二回:「小嘍囉兩勢下喊,二員將就馬上相見。」也作「兩勢」。
柳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民間小唱的腔調。由本肘鼓演變而成。其樂調細膩柔和,悲調淒涼哀怨,花調歡快活潑。唱腔的板類有慢板、快板、原板、二六、南鑼、娃娃等。其特點為慢板和快板後,均有器樂過門垛子,以嗩吹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