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龍吟虎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龍虎的吼叫。形容聲音嘹亮,氣勢驚人。[例]十萬大軍同時喊,吼聲如龍吟虎嘯一般,響徹雲霄。
鴉雀無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人聲鼎沸、搖旗
鼓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出戰時擂鼓喊,用以擴張聲勢。《左傳.哀公十七年》:「越子為左右句卒,使夜或左或右,鼓譟而進。」《三國演義》第一回:「玄德與鄒靖,引軍鼓譟而進。」也作「鼓噪」。
半途而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就回來了。他的妻子正在織布,見他突然回來,便問他說:「你的學業已經完成了?」樂羊子搖搖頭:「還沒!因為我很想念你,所以先回來一趟。」樂羊子的妻子聽樂羊子這樣說,便立刻拿出一把剪刀走到織布機前,把機上正在編織的布,全部剪斷。說:「這布的原料產自蠶繭,而由織布機織成;一絲一絲地累織成寸、成丈、成匹。現在我把他剪斷了,前功盡棄,徒然枉費了許多時日。這情形正和你在外求學一樣:也是要日積月累的去鑽研,方能有所成就,若中途而廢,這不是白白浪費寶貴的時間嗎?」樂羊子不禁被他妻子的這番言語和舉止所感動,就又外出繼續求學,一別七年,...
鼓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出戰時擂鼓喊,用以擴張聲勢。《後漢書.卷七七.班超傳》:「超乃順風縱火,前後鼓噪。」也作「鼓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大聲呼叫。如:「呼喊」、「喊叫」、「喊冤」、「喊口號」、「搖旗喊」。
跑龍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為戲劇舞臺中,扮演助威喊、虛張聲勢的隨從或兵卒。後引用為替別人做些陪襯或幫閒打雜等無關緊要的工作。
若無其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那漢子兀自挺撞不休,左右只得用權拿下,當場交與地保管押起來。這一下子不打緊,倒把滿廠子討米的人激變,一聲喊,一擁而上,竟不由分說,把廠裡的人不拘上下大小,抓起便打。有些乖巧的,卻只顧儘量搶米,把一廠的米搶的淨盡。魏實甫見勢不對,忙乘間走了,待奔入城去告救。到得胡家,便著管家入去通報,不一時雪巖出來,實甫搶先謝罪,並把剛才索米滋事的一番情節回明了。雪巖1>若無其事,說不妨事,一面教人拿名片去縣裡把人放了,一面教把甥王爺請來商酌2>其事。 〔注解〕 (1) 雪巖:胡光墉(西元1823∼1885),字雪巖,清浙江仁和人。幼貧苦,輾轉入浙江巡撫王有齡幕,為理糧事。同治初以獻所儲糧穀作軍餉,受左宗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大聲喊。《詩經.大雅.蕩》:「式號式呼,俾晝作夜。」《文選.李陵.答蘇武書》:「振臂一呼,創病皆起。」
春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羊傳》在漢景帝時立為學官,至漢武帝時,《穀梁傳》學者瑕丘江公與《公羊傳》大師董仲舒當朝辯論,江公因“於口”,由是公羊大興,後來“公孫弘以治《春秋》為丞相封侯,天下學士靡然鄉風矣”《漢書・儒林傳》。漢宣帝時期,《穀梁傳》的地位提高,征召瑕丘江公之孫為博士,立為學官,一度取得了與《公羊傳》抗衡的地位。《春秋》的內容多涉及亂臣賊子,全書共記弒君三十三例《春秋大事表・春秋亂賊表》,《春秋》文字簡略,敘事重結果,不鋪敘過程,故稱之春秋筆法,朱熹認為《春秋》並無表示褒貶之義的所謂書法《朱子五經語類・統論經義》。《春秋》也有自然現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