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0.07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費德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的組織效能;在中度有利的領導情境裡,則關係導向的領導型式最有效能。因為在高度有利的情境中,上下關係和睦,工作程序明確,如果能再配合以領導者的效率觀念,必能創造高度的團體成就。在低度有利的情境下,有賴領導者採取強勢的領導,以便將團體秩序很快的建立起來。在中度有利的情況下,則需要藉由領導者對成員的關懷,來激勵成員提高工作績效。因為一個領導者所使用的領導型式反映他的人格特質,所以其領導型式具有長期穩定性,頗難隨時加以改變以適應各種不同的領導情境。有鑑及此,高頓(Richard A. Gorton)認為學校組織應盡量選用那些對...
敦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敦厚和睦。《後漢書.卷七○.孔融傳》:「聖恩敦睦,感時增恩,悼二王之靈,發哀愍之詔,稽度前典,以正禮制。」
雍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和睦。《後漢書.卷二五.魏霸傳》:「霸少喪親,兄弟同居,州里慕其雍和。」《北史.卷二九.蕭寶夤傳》:「公主有婦德,事寶夤盡雍和之禮。」也作「雍睦」、「雍穆」。
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6.健康心理a-b-c6-1-1描述自己的特色,並接受自己與他人之不同。6-1-2學習如何與家人和睦相處。6-1-3展示能增進人際關係、團隊表現及社區意識的行為。6-1-4認識情緒的表達及正確的處理方式。6-1-5瞭解並認同團體規範,從中體會並學習快樂的生活態度。6-2-1分析自我與他人的差異,從中學會關心自己,並建立個人價值感。6-2-2瞭解家庭在增進個人發展與人際關係上的重要性。6-2-3參與團體活動,體察人我互動的因素及增進方法。6-2-4學習有效的溝通技巧與理性的情緒表達,並認識壓力。6-2-5瞭解並培養健全...
熙熙融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親愛和睦的樣子。如:「如今國泰民安,人民安居樂業,熙熙融融,一片祥和。」
難起蕭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以輔佐季氏的子路和冉求來請教孔子的意見。孔子回答:「一個國家如果財富平均,人民就不虞匱乏;如果上下和睦,人民就能安居樂業;國家之內沒有禍亂,就不會傾覆。如果他國的人民不服,那就以德行感化他們,使他們來歸。他們來歸之後,就要使他們安定。如今你們兩人輔佐季氏,不能德化他國的人民,邦國分裂瓦解,無法保全,反而要在國內動兵征伐。我怕季氏的憂患,不是遠在顓臾,而是近在朝中啊!」後來「禍起蕭牆」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禍亂發生於內部。
掄眉豎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極端憤怒的樣子。如:「同事之間需和睦相處,何必動輒掄眉豎目的鬧得不愉快呢?」也作「怒目橫眉」、「橫眉怒目」。
蹈規循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循規蹈矩」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循規蹈矩」之循、蹈都有遵行、實踐的意思。規、矩則是指圓規和角尺,是訂定方圓的工具,引申為標準、禮法。所引典源《隋書.卷一四.音樂志中》裡,記載了皇太子出席宴會,入座後上酒,樂工演奏的歌辭第三章,大意是說:以禮來整治天下,使能共同輔佐朝庭。每一個人都能應規蹈矩,操行貞固;以音樂來教化天下,使能和睦風氣廣布,每一個人都能過著唱歌跳舞的快樂生活。後來「循規蹈矩」的成語就從這裡演變出來,用來形容遵守禮法,不踰越法度。「循規蹈矩」較早的書證如《朱子語類.卷一三七.戰國漢唐諸子》:「雖是卑淺,然卻是循規蹈矩,要做事業底人,其心卻公。」
乘其不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遠之;容易被激怒的敵人就去挑釁他,卑視我方的敵人就讓他們更自大;而對準備充分的敵人要使其疲勞,對內部和睦的敵人要設法離間他們。總之,就是要趁著敵人鬆懈、沒有防備之時攻擊,趁他們意想不到的時候出兵。兵法的奧妙,就是要應變制宜、看機行事,這是無法事先規定的。後來「出其不意」就被用來指趁人不備,出乎對方意料之外。
和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和睦親善。《禮記.樂記》:「父子兄弟同聽之,則莫不和親。」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