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端然無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安然無恙」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恙」是傳說中的一種嚙蟲。《風俗通義》上記載:「恙,人蟲也,食人心。人每患苦之,故俗相勞問者云『無恙』,非為病也。」由於古人居住環境衛生較差,容易被恙咬傷,引發疾病,所以「恙」就成了疾病、災禍的代名詞。有小病的話,就稱為「微恙」、「小恙」,沒有病就是「無恙」。在《戰國策.齊策四》記載了一個故事:有一次趙威后接見齊王派來的使者,還沒有將國書拆開,趙威后就問齊國使者道︰「齊國今年的收成好嗎?百姓們都好嗎?齊王也好嗎?」使者聽了,很不高興地說︰「我奉大王的命令出使貴國,威后您卻先問收成和百姓,然後才問大王好不好,豈非尊卑顛倒了嗎?」趙威后就回答說︰「你說...
身無寸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手無寸鐵」之典源,提供參考。 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卷一○.楊香搤虎》順陽南鄉楊豐與息1>名香於田穫粟2>,因為虎所3>,香年十四,手無寸刃,直搤4>虎頸,豐遂得免。 〔注解〕 (1) 息:兒子。 (2) 穫粟:收割榖物。 (3) :音ㄕˋ,咬。 (4) 搤:音ㄜˋ,同「扼」,捉持、握住。
黔驢之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黔驢技窮」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驢〉(據《全唐文.卷五八五.柳宗元》引)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已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後,終不敢搏。稍近益狎1>,蕩倚衝冒2>,驢不勝怒,蹄之。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3>,斷其喉,盡其肉,乃去。噫!形之龐也類有德,聲之宏也類有能,向不出其技,虎雖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注解〕 (1) 狎:音ㄒ|ㄚˊ,戲弄。 (2) 蕩倚衝冒:指老虎對驢子挑釁...
臨渴穿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事到臨頭,才想辦法解決,為時已晚。參見「臨渴掘井」條。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一一八.張仁表念太一救苦天尊驗》:「臨渴穿井,事同臍,胡可得也。」
鵲笑鳩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歌舞歡樂的樣子。多用為喜慶祝頌之詞。漢.焦延壽《易林.卷六.嗑之離》:「鵲笑鳩舞,來遺我酒。」
民望所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眾望所歸」。見「眾望所歸」條。01.《宋書.卷二.武帝紀中》:「裕吞之心,不避輕重,以法興聰敏明慧,必為民望所歸,芳蘭既茂,內懷憎惡,乃妄扇異言,無罪即戮。」 
後悔無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臍莫及
巢居穴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棲息在樹上或洞穴中。北魏.盧元明〈劇鼠賦〉:「跖實排虛,巢居穴處,惟飲于山澤,悉潛決于林蘌。」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一○○.軒轅本紀》:「帝又令築城邑以居之,始改巢居穴處之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咬。通「」。《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凡㩴閷援簭之類,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鱗之而。」唐.賈公彥.疏:「云㩴閷者,㩴著則殺之,援攬則之。」
飲氣吞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忍氣吞聲」之典源,提供參考。 南朝梁.任孝恭〈為汝南王檄魏〉(據《藝文類聚.卷五八.雜文部四.檄》引)尒朱榮胡貊遺種,邊塞是居,姦宄妄才,凶愚醜類,茹血餐腥,本非人品。依隨水草,取類馬牛,而包藏禍圖,竊懷反,遂長驅種落,用襲我周南。……梁大皇帝,功踰五帝,道邁三皇,負扆當軒,平章百姓,垂拱而治,協和萬邦。今遣同州刺史范遵等,董率前鋒,揚旌致討,先取滑臺,鼓行金谷。關東英俊,河北雄才,痛桑梓淪蕪1>,室家顛殞2>,飲氣吞聲,志申讎3>怨。 〔注解〕 (1) 桑梓淪蕪:故鄉家園淪陷荒蕪。 (2) 室家顛殞:家庭宗族震盪滅亡。 (3) 讎:音ㄔㄡˊ,通「仇」,指仇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