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0.405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海不揚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事周成王的時候,周公攝行相事,辦理國政,天下太平,民眾安樂,政治辦理的很好,鄰國都非常敬仰,紛紛來朝貢。那時交趾國的越裳氏也派了使臣,名為重三譯,叫他來中國朝貢,向周公贈獻珍禽白稚。周公很謙虛地說︰「我國沒有恩德加諸於貴國,況且有道德的人,是不過份享受物質的,我們又沒有好的政令設施,那裡敢把你們當臣屬看待呢?」重三譯說道︰「我來的時候,我的國王黃曾對我說︰『現下天下已經沒有猛烈的風暴,以及連綿不斷的霪雨;災難也已經好久沒看到了,海不揚波也已經有三年了,我想中國ㄧ定出了聖人啦,我們應該去朝賀。』」使臣朝貢完畢,當他回去...
臉紅耳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面紅耳赤」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子文為春秋楚國人,在楚成王時任令尹,相當於宰相的地位。在任期間,勤於國政,秉公執法,從不以權謀私,以私害公。二十八年間,曾經三次被免職,又三次復職,但他無論是免職或復位,都不會表現出喜悅或怨恨的樣子,而且每一次辦理移交,一定清清楚楚、鉅細靡遺地交代所有事宜,孔子因而稱讚他是個忠於職守的人。宋代朱熹論及此事,感慨地說道:「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於頭紅面赤。」就是說現在的人為了一些蠅頭小利,就可以爭得滿臉通紅,與子文不慍不火的修養比起來,就顯得差多了。這裡朱子以「頭紅面赤」形容人們為爭奪事物,又急又怒,滿臉通紅的樣子,後來「面紅耳赤」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
不謀而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知先生您認為天下將由誰來統一?」班彪便回答道:「漢室之所以衰亡,是因為成帝當年過度借重外戚勢力處理國政,讓王氏家族掌握大權,接下來哀、平二帝在位時間又短,所以才會讓王莽有機可趁。但王莽雖然取得政權,卻沒有獲得民心,天下百姓其實無不盼望能脫離其統治。十幾年來,人心思變,群雄並起,各處好漢未事先商量,就都以恢復漢室為號召。從這裡應該可以明顯看出,未來將會是誰統一天下。」班彪的這段話,其實就是告訴隗囂天下仍是屬於漢王朝,況且各路豪傑「咸稱劉氏,不謀而同辭」,這樣的形勢也是隗囂所不能阻擋的。後來「不謀而合」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事先未經商量,而意見、行為卻一致,出現「不謀而合」的書證如晉....
臺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泛指臺灣地區。包括臺灣本島、澎湖群島、金門、馬祖及我國政府統治權所及之其他地區。
為法自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作法自斃」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作法自斃」原作「為法之敝」。據《史記.卷六八.商君列傳》載,戰國時期秦孝公任用商鞅治理國政,並接受變法主張,實施一連串改革,使得秦國逐漸走向富強,進而成為戰國七雄之一。由於商鞅執法非常嚴苛,得罪許多王親貴戚。孝公死後,惠公即位。惠公原本就對變法持反對意見,再加上公子虔等人對商鞅懷恨在心,密告他有謀反意圖,於是派遣官吏全力捉拿他到案。商鞅潛逃到函谷關時,想要到旅舍投宿,旅舍主人不知道他就是商鞅,說:「這是商鞅制定的法令,讓身分不明的人留宿旅舍,被查到了會遭到牽連而受罰。」拒絕讓他留宿。商鞅嘆氣說:「唉!自己訂立的法規,竟然把自己害到這種地步!」後來「...
張愛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937年,在一些刊物上發表了多篇小說,並在這一年從中學畢業。1934年,張愛玲的父親張志沂與民國政府前總理孫寶琦之女孫用蕃(36歲)在國際飯店舉行婚禮。張愛玲完成《摩登紅樓夢》,父親張志沂為之撰回目。1938年,張愛玲與繼母和父親發生衝突後,離家出走投奔母親黃素瓊。1939年,她獲得倫敦大學的獎學金,準備前往留學,卻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而改入香港大學文學院。[5]。在香港大學求學期間,張愛玲結識終生朋友,斯里蘭卡女子炎櫻(Fatima Mohideen)。[編輯] 上海女作家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後,...
土木堡之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事土木堡之變(Tumu Crisis)明宣宗時代,是有名一代最安定和平的時期。但宣宗去世,英宗以九歲稚齡即位後,宣宗加意維護的和平逐漸遭到破壞。起初,由三楊輔政,國政還能維持穩定。至三楊相繼去世後,司禮監太監王振,因曾擔任英宗的老師,甚獲英宗的信賴,凡事都得與他商量。而且王振佑掌握祕密警察錦衣衛,聲勢更大。當時在蒙古高原一帶,瓦刺酋長也先統一了韃靼和瓦刺,要求和明朝通商。明朝在大同設立馬市,許其朝貢貿易。但雙方因為貿易條件談不隴,也先乃訴諸武力,向明朝攻擊。明軍連遭敗績,王振因怕故鄉蔚州為敵所奪,乃勸英宗親征。英宗聽...
鶴唳風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騾、駱駝十萬餘。 〔注解〕 (1) 堅︰苻堅(西元338∼385),字永固,氐族。任用王猛,修明國政,為五胡中最強盛的國家。猛卒,大舉侵晉,與謝玄等戰於淝水,大敗而還,後為姚萇所殺。 (2) 融:苻融。苻堅之弟。生卒年不詳。 (3) 蹈藉:踐踏。 (4) 不可勝計:無法計算,形容非常多。勝,音ㄕㄥ。 (5) 棄甲宵遁:丟棄鎧甲連夜逃走。指戰敗。 (6) 唳:音ㄌ|ˋ,鳥類高聲鳴叫。 (7) 草行露宿:涉草而行,露天而宿。形容旅途艱辛或急迫。見「草行露宿」。 (8) 重:音ㄔㄨㄥˊ,加、再。
殖民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殖民政策方向上所做的修正;這種作法以在母國設置法令,使得備殖民地得以有政治以及經濟上的獨立運作,而母國政府僅做間接的控管,主要目的仍舊聚焦於經濟利益上。另外政府也會選用部分當地菁英作為輔助的地方官員,不僅作為政治上的安穩,也使得在地傳統文化和語言得以流傳;而後來的史實也驗證此種方法較有利於殖民母國長期保有對殖民地的控制權。 內地延長主義內地延長主義則是將殖民地在政治、經濟上與母國緊密相扣,大力灌輸統治者的文化與生活方式,極力求取被殖民者能夠對殖民國產生民族的認同感、聯繫感,最終便是將被殖民者完全同化。如此一來,原有的社會...
漢薩同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個城市加入同盟。這個強大的同盟主要是商業性的,以保護成員的貿易利益為主,因為他們並沒有一個強大的德國政府能夠保護貿易的安全。一般說來,這個同盟和政治無關,但在丹麥的瓦爾特馬爾四世統治時期(1340年~1377年),同盟曾經不得不兩次起來反抗他對該組織的干預。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漢堡、呂貝克英文關鍵字:Freie und Hansestadt Hamburg 、Lübeck 出處P.S.胡懷/著。新世紀世界史百科全書,1995年出版,頁156。貓頭鷹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