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痛心疾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居也是姻親。秦國一向對晉國有恩惠,秦穆公曾扶助晉圉(晉懷公)、晉重耳(晉文公)繼任晉國國君,穩定了晉國政局。在晉國發生饑荒時,秦國也大方的拿糧食去幫助晉國。不過,晉國卻沒有相對的回報秦國的恩德。當晉懷公即位後,就食言了要割五座城池給秦國當謝禮的承諾。秦國在糧食援助晉國的來年,秦國也發生了饑荒,但晉國卻殘忍的不予援救。因此,兩國關係也就越來越不好。後來秦國因偷襲鄭國失敗,在返國途中卻遭到晉國設計攻擊,幾近全軍覆沒。從此秦晉雙方交惡,長年處在戰爭狀態,自文公二年到宣公十五年,秦、晉兩國間爆發了十次戰爭,但都是晉國略佔上風。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功業。《孟子.公孫丑上》:「行乎國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
鐵面無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大公無私,守正不阿,鐵面無情反義:徇私舞弊,徇情枉法,假公濟私辨似: 「鐵面無私」及「大公無私」都有公正無私心的意思。 「鐵面無私」側重於不講情面、不畏權勢的公正嚴明;「大公無私」則側重於秉公持正的寬闊胸襟。 鐵面無私 大公無私 辨似例句 ○ ㄨ 看到~的包公鍘了奸臣,臺下觀眾不禁叫好起來。 ㄨ ○ 為國舉才必須要能~,否則容易流於結黨營私,使國政更加敗壞。
不謀而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知先生您認為天下將由誰來統一?」班彪便回答道:「漢室之所以衰亡,是因為成帝當年過度借重外戚勢力處理國政,讓王氏家族掌握大權,接下來哀、平二帝在位時間又短,所以才會讓王莽有機可趁。但王莽雖然取得政權,卻沒有獲得民心,天下百姓其實無不盼望能脫離其統治。十幾年來,人心思變,群雄並起,各處好漢未事先商量,就都以恢復漢室為號召。從這裡應該可以明顯看出,未來將會是誰統一天下。」班彪的這段話,其實就是告訴隗囂天下仍是屬於漢王朝,況且各路豪傑「咸稱劉氏,不謀而同辭」,這樣的形勢也是隗囂所不能阻擋的。後來「不謀而合」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事先未經商量,而意見、行為卻一致,出現「不謀而合」的書證如晉....
遺臭萬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65),字子上,三國魏溫縣人。司馬懿的次子,司馬師之弟。曹髦在位時,繼其兄司馬師之後為大將軍,專擅國政,自為丞相,後封為晉公,加九錫。死後,其子司馬炎篡魏稱帝,建立晉朝,追尊為文帝。司馬師(西元208∼255),字子元,三國魏溫縣人。司馬懿長子。魏明帝景初中,拜散騎常侍,累遷中護軍。父死,以輔軍大將軍輔政。嘉平六年,廢齊王芳,立魏文帝孫曹髦為帝。正元二年,揚州刺史文欽、鎮東將軍毋丘儉起兵,率軍鎮壓。死後弟司馬昭繼專朝政。侄司馬炎建晉朝,追尊為景帝。 (5) 流芳後世:美名流傳後世,為人所稱頌。見「流芳百世」。
面紅耳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文為春秋楚國人,在楚成王時任令尹,相當於宰相的地位。在任期間,勤於國政,秉公執法,從不以權謀私,以私害公。二十八年間,曾經三次被免職,又三次復職,但他無論是免職或復位,都不會表現出喜悅或怨恨的樣子,而且每一次辦理移交,一定清清楚楚、鉅細靡遺地交代所有事宜,孔子因而稱讚他是個忠於職守的人。宋代朱熹論及此事,感慨地說道:「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於頭紅面赤。」就是說現在的人為了一些蠅頭小利,就可以爭得滿臉通紅,與子文不慍不火的修養比起來,就顯得差多了。這裡朱子以「頭紅面赤」形容人們為爭奪事物,又急又怒,滿臉通紅的樣子,後來「面紅耳赤」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因緊張、焦急、害羞等而滿臉發紅...
兩全其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陳天祥〈論盧世榮姦邪狀〉(據《元文類.卷一四》引)1>竊惟御史臺受國家腹心之寄,為朝廷耳目之司,選置官僚,扶持國政,肅清風憲,鎮遏姦邪。卑職等在內外百司之間,伺察非違,知無不糾,非於人有宿讎私怨,而懷報復之心也。……今盧世榮欲以一歲之期,將致十年之積,危萬民之命,易一己之榮。廣邀增羨之功,不恤顛連之患,期錙銖之悉取,帥上下以交征。視民如讎,為國歛怨。……宜將本人移置他處,量與一職,待其行事果異於前,治政實有成效,然後陞用,未以為遲。不使驟專非分之任,無令致有橫侈之權,則朝廷無將來後悔之患,本人無阿合馬喪家之禍。君父臣子之間,上下兩全其美,非惟國家之幸,實亦本人之大幸也。 〔注解〕 (...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打獵。通「畋」。如:「田獵」。《詩經.鄭風.大叔于田》:「大叔于田,乘乘馬,執轡如組,兩驂如舞。」《國語.齊語》:「田、狩、罼、弋,不聽國政。」
驚心動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吳2>處之以椒華之房3>,貫細珠為簾幌4>。幌5>內竊窺者,莫不動心驚魂,謂之神人。吳王妖惑,怠於國政,及越兵入,乃抱二女以逃吳苑。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南朝梁.鍾嶸《詩品.卷上.古詩》。 (2) 吳:指吳王,疑是夫差(?∼西元前473),因父闔閭為越王句踐所敗,故敗困句踐於會稽,以報父仇,並率精兵北會諸侯於黃池,與晉爭霸,句踐乘虛而入,遂滅吳,夫差自剄而死,在位二十三年。 (3) 椒華之房:建築精緻,裝飾華麗的房子。 (4) 幌:簾子。《太平御覽》原作『熀』,茲據《太平廣記.卷二七二.美婦人.夷光》校改。 (5) 幌:《太平御覽》原作,據《太平廣記.卷二七二.美婦人.夷光...
里程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借指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具有重大意義,可以作為標誌的事件。[例]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的廢除,是我國政治邁向民主化的重要里程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