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8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百聞不如一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聽別人述說千百遍,不如親眼看一次來得真確。《漢書.卷六九.趙充國傳》:「充國曰:『百聞不如一見。兵難隃度,臣願馳至金城,圖上方略。』」《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六回:「我也久聞玄妙觀是個名勝,樂得去逛一逛。誰知到得觀前,大失所望,真是百聞不如一見。」也作「千聞不如一見」。
|
暴跳如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跳腳怒吼,如同打雷一般。形容人急怒的樣子。《儒林外史》第五四回:「賣人參的聽了,『啞叭夢見媽──說不出的苦。』急的暴跳如雷。」《官場現形記》第五回:「誰知到的晚了,已有上燈時分,把他急得暴跳如雷,恨不得立時就把印信搶了過來。」
|
不絕如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僅有一線連繫未斷。比喻局勢危急。唐.柳宗元〈寄許京兆孟容書〉:「煢煢孑立,未有子息。荒隅中少士人女子,無與為婚,世亦不肯與罪大者親昵,以是嗣續之重,不絕如縷。」也作「不絕如線」、「不絕若線」。
2.比喻聲音細微悠長,似斷非斷。宋.蘇軾〈赤壁賦〉:「餘音嫋嫋,不絕如縷。」
|
如假包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果是假的,保證負責退換。表示一定是真的。商人在販賣貨品時,常用此語保證,以博取顧客的信任。
|
憂心如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內心憂慮有如火在焚燒。比喻非常焦慮不安。三國魏.曹植〈釋愁文〉:「予以愁慘,行吟路邊,形容枯悴,憂心如焚。」《三國演義》第八○回:「憂心如焚,命不久矣。」也作「憂心如惔」。
|
視如己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作自己的親生孩子一般看待。如:「育幼院院長對院裡的孤兒莫不視如己出,全心全力的照顧栽培。」
|
如鯁在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像魚骨刺在喉嚨。比喻不把障礙除去則心不能安。
|
譬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比如、舉例說明。《論語.為政》:「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三國演義》第一六回:「吾見曹公,言養將軍譬如養虎。」
2.強似。《水滸後傳》第二○回:「那裡尋得鹽味?尋得獐子也就好了,譬如忍饑。」
3.與其。《董西廂》卷一:「解元休心頭怒惡!譬如這裡鬧鑊鐸,把似書房裡睡取一覺。」
|
穩如泰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穩定牢固如泰山一般,不可動搖。《鏡花緣》第三回:「武后恃有高關,又仗武氏弟兄驍勇,自謂穩如泰山,十分得意。」也作「安如泰山」、「安若泰山」。
|
如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此。《孟子.梁惠王上》:「誠如是也,民歸之。」《紅樓夢》第一二○回:「下愚當時也曾與他往來過數次,再不想此人竟有如是之決絕。」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