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8.71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畫蛇添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妄畫蛇足注音︰ㄨㄤˋ ㄏㄨㄚˋ ㄕㄜˊ ㄗㄨˊ漢語拼音︰wàng huà shé zú釋義︰胡亂添畫蛇足,比喻無中生有,造謠生事。見「畫蛇添足」條。 01.《後漢書.卷七四下.袁紹劉表列傳.袁紹》 :「何意凶臣郭圖,妄畫蛇足,曲辭諂,交亂懿親。」  參考詞語︰為蛇畫足注音︰ㄨㄟˋ ㄕㄜˊ ㄏㄨㄚˋ ㄗㄨˊ漢語拼音︰wèi shé huà zú釋義︰給蛇畫上腳,本屬不必要,卻刻意為之。見「畫蛇添足」條。 01.《三國志.卷四五.蜀書.鄧張宗楊傳.張翼》:「翼曰:『可止矣,不宜後進,進或毀此大功。』維大怒。曰:『為蛇畫足!』維竟圍經於狄道,城不能克。」  參考詞語︰畫蛇著足注音︰ㄏ...
數典忘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典,指過去的禮制、歷史。數典忘祖謂敘述過去禮制歷史時,卻忘掉祖先原有的職掌。語本《左傳.昭公十五年》:「籍父其無後乎?數典而忘其祖。」比喻忘本。《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只是如今弄到用起錦繡綢緞手巾來,連那些東西,也都用金銀珠寶作成者,便是數典而忘其祖,大失命題本意了。」亦可比喻對本國歷史或自己祖先歷史的無知。如:「如今崇洋外,數典忘祖的人可多著呢!」
螳臂當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敢以生物與之,為其殺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與之,為其決之之怒也。時其飢飽,達其怒心。虎之與人異類,而養己者,順也。故其殺者,逆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韓詩外傳.卷八》。 (2) 螳蜋:音ㄊㄤˊ ㄌㄤˊ,一種昆蟲。能捕食害蟲,有益農業,屬益蟲。 (3) 怒其臂:奮力舉起雙臂。怒,奮力。 (4) 當:音ㄉㄤ,置於……當中。 (5) 車轍:車輛經過所留下的痕跡,此指車輛所行經的道路。 (6) 伐:誇功。 (7) 而:你。 (8) 幾:接近。〔參考資料〕 《韓詩外傳.卷八》齊莊公出獵,有螳蜋舉足將搏其輪。問其御曰:「此何蟲也?」御曰:「此是螳蜋也。其為蟲知進而不知退,不...
流連忘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貪戀沉迷於某一事物而忘了歸去。後形容徘徊、留戀而不忍離去。[例]這裡的明風光使他流連忘返。
如出一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徑相同,車轍一致。比喻事物十分相像或在言行舉止方面非常相似。宋.洪邁《容齋續筆.卷一一.名將晚謬》:「自古威名之將,立蓋世之勛,而晚謬不克終者,多失於恃功矜能而輕敵也。……此四人之過,如出一轍。」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二九.白鹿》:「張方以伊、周自命,而舉動乃與先朝諂諸公,如出一轍。」也作「若出一轍」。
精益求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論語.學而》記錄了子貢和老師孔子的一段對話。子貢問孔子說:一個人貧窮而不對人諂,富裕而卻不以驕氣待人是怎樣的呢?孔子回答說,這樣的人算是可以的,但仍比不上一個貧困卻樂在其中,富裕卻仍然好禮的人。子貢聽了老師的回答後,便舉《詩經》所說:「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來回應,進而領悟到無論精製器具也好,進德修業也好,都不可安於小成,應力求好上加好,以期盡善盡美的道理。後世宋代理學家朱熹在為《論語.學而》作注時,也針對「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這兩句話加以注解:「精製骨、角、玉、石之器,已經很精緻漂亮,再經過切、磋、琢、磨等方法加工修飾,就更精美了。」這正是「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力求精進的精神。後來「...
行雲流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02.《石門文字禪.卷二七.跋太師試筆帖二首之一》:「此帖骨氣深穩,姿橫生,其得意時筆也。不然,何其如行雲流水之閑暇也。」
迫不及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情況急迫,不能再等了。如:「由於實在太餓,雖然菜還沒上齊,他卻已經迫不及待吃了起來。」《鏡花緣》第六回:「該仙子何以迫不及待,並不奏聞請旨,任聽部下逞豔於非時之候,獻於世主之前,致令時序顛倒,駭人聽聞。」《文明小史》第一○回:「無奈紳士們置之不理,所以他迫不及待,就把地保按名鎖拿到衙。」
無獨有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黃鈞宰《金壺七墨.浪墨.卷七.諂》:「吠犬侍郎可與洗馬御史為對,此等諂之法,乃無獨有偶如此。」
口蜜腹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代周.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肉腰刀》李林甫妒賢嫉能,不協群議,每奏御之際,多所陷人,眾謂林甫為肉腰刀。又云林甫1>嘗以甘言誘人之過,譖2>於上前,時人皆言林甫甘言如蜜。朝中相謂曰:「李公雖面有笑容而肚中鑄劍也。」人日憎怨,異口同音。 〔注解〕 (1) 林甫:李林甫(西元589∼?),小字哥奴,號月堂,唐代宗室。其性狡猾聰慧,善於權謀諂。玄宗時為相,結納宦官妃嬪,能察言觀色,迎合上意,故奏對皆稱旨。在朝十九年,專政自恣,遂釀成安史之亂。 (2) 譖:音ㄗㄣˋ,毀謗、誣諂。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