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61.145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萬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金錢之多。《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家世相韓,及韓滅,不愛萬金之資,為覬齁讎彊秦,天下振動。」
清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清白顯貴的家世。《北史.卷四.魏世宗宣武帝本紀》:「清修出身:公,從八下;侯,正九上。」
書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沉溺於讀書而不通人情世故的人。《新唐書.卷九五.竇威傳》:「威沉邃有器局,貫覽群言,家世貴,子弟皆喜武力,獨威尚文,諸兄詆為書痴。」也稱為「書呆子」。
德尊望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德高望重」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德高望重」原作「德隆望重」。自從東晉大臣謝安病死後,晉孝武帝便將大權交給他的弟弟會稽文孝王司馬道子,由司馬道子與其子司馬元顯把持朝政。司馬元顯是司馬道子的長子,因家世顯赫,周圍的人對司馬元顯極盡奉承巴結之能事,讓司馬元顯自以為是一代英傑,無人可比。孝武帝也因他有輔政之功,加上他的生母劉氏是會稽王夫人,所以讓他享有高官厚祿,使司馬元顯更是目中無人。太皇太后駕崩時,孝武帝召司馬道子入宮,司馬元顯認為自己「德隆望重」(德行高,聲望隆),所以命令百官要向他跪拜。群臣懾於司馬元顯的淫威,也只好跪拜。後來「德高望重」這句成語就從原文「德隆望重」演變而出,用來指...
自我介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己介紹個人家世背景與學經歷、專長等。如:「老師要求每位同學上臺做一分鐘的自我介紹。」「請你先簡單自我介紹一下。」
腳踹實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腳踏實地」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邵伯溫《邵氏聞見錄.卷一八》康節有〈安樂窩中詩〉云:「半記不記夢覺後,似愁無愁情倦時。擁衾側臥未欲起,簾外落花撩亂飛。」公愛之,請書紙簾上,字畫奇古,某家世寶之。公與康節唱酬甚多,具載《擊壤集》。公嘗問康節1>曰:「某何如人?」曰:「君實2>腳踏實地人也。」公深以為知言。至康節捐館,公作挽詩二章,其一曰:「慕德聞風久,論交傾蓋新。何須半面舊,不待一言親。講道切磋直,忘懷笑語真。重言蒙蹠實,佩服敢書紳。」記康節之言也。康節又曰:「君實九分人也。」其重之如此。後公以康節之故,遇其孤伯溫甚厚。 〔注解〕 (1) 康節:邵雍(西元1011∼1077),字...
內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1)周禮春官之屬,掌爵、祿、廢、置、殺、生、予、奪之法;隋代改中書內史令。民國初年,總統府亦嘗設內史,掌函牘。(2)秦時設置,治理京師之地。漢官亦承此制。《史記.卷八八.蒙恬列傳》:「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為秦將,攻齊,大破之,拜為內史。」《漢書.卷一九上.百官公卿表》:「內史,周官,秦因之,掌治京師。景帝二年分置左(右)內史。」(3)漢代稱諸侯之官,掌治國人。《史記.卷一二一.儒林傳.申公傳》:「周霸至膠西內史,夏寬至城陽內史。」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祝盟》:「又漢代山陵,哀策流文,周喪盛姬,內史執策。」
不忍戴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恥與仇人居住在同一處。見「不共戴天」條。01.《太平廣記.卷四九二.靈應傳》:「妾家世會稽之鄮縣,……其後世遭世不造,瞰室貽災,五百人皆遭庾氏焚炙之禍。纂紹幾絕,不忍戴天,潛遁幽巖,沈冤莫雪。」 
良家子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世背景清白的人。如:「這些學生都是良家子弟,規規矩矩的。」
相女配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女兒許配他人之前,必先審視對方才貌家世是否相稱。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四折》:「自古相女配夫,新狀元花生滿路。」《警世通言.卷一一.蘇知縣羅衫再合》:「從來相女配夫,既是奶奶,必然也是宦家之女,把他好夫好婦拆散了,強逼他成親,到底也不和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