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83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多多益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上問曰:『如我能將幾何?』信曰:『陛下不過能將十萬。』上曰:『於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指愈多愈好。《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八:「多多益善,母多丹多,省得再費手腳。」《儒林外史》第一五回:「尚書公遺下宦囊不少,這位公子卻有錢癖,思量多多益善,要學我這燒銀之法。」也作「多多益辦」。
秉燭夜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感嘆時光易逝,須持燭夜裡遊樂。比喻及時行樂。唐.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也作「炳燭夜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幾何學上,指點移動,其軌跡所形成的圖形。是「面」的界,有位置與長度,無厚度與高度。如:「直線」、「曲線」、「折線」。
時雨春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春風化雨」之典源,提供參考。 1、「春風」:漢.劉向《說苑.卷五.貴德》孟簡子相梁并衛,有罪而走齊,筦仲迎而問之,曰:「吾子相梁并衛之時,門下使者幾何人矣?」孟簡子曰:「門下使者有三千餘人。」筦仲曰:「今與幾何人來?」對曰:「臣與三人俱。」仲曰:「是何也?」對曰:「其一人父死無以葬,我為葬之;一人母死無以葬,亦為葬之;一人兄有獄,我為出之。是以得三人來。」筦仲1>上車曰:「嗟茲乎!我窮必矣!吾不能以春風風人2>,吾不能以夏雨雨人3>,吾窮必矣!」 〔注解〕 (1) 筦仲:管夷吾(西元前?∼前644),字仲,春秋齊國潁上人。初事公子糾,後事齊桓公為相。通貨積財,富國強兵,尊周室,攘...
若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幾多、幾何、幾許
價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泛稱物品的價格。《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交易事已成,不必說了,只是我們畢竟有些疑心,此殼有何好處?價值如此?」《紅樓夢》第一三回:「只見幫底皆厚八寸,紋若檳榔,味若檀麝,以手叩之,玎璫如金玉。大家都奇異稱贊。賈珍笑問價值幾何?」
望而卻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字子先,明朝算學家,上海人。從利瑪竇學天算之學,為中國人研究西洋科學之始,曾任禮部尚書。譯著甚多,以幾何原本、農政全書等最著。當時明朝政局混亂,黨爭造成朝政敗壞,國力日衰。徐光啟看到這種情形,便感嘆地表示,黨爭耗費了士大夫的精力和才智,而對國家社會毫無幫助,而且同黨之人對彼此的陋行姑息容忍,更叫他每次想到就非常痛心,看到了就退縮不前,不願與之同流合污。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卷七》:「今藏園、甌北兩才子詩,鬥險爭新,余望而卻步。」則以「望而卻步」形容蔣士銓、趙翼的詩太過艱澀難懂,令人讀了就會退卻害怕。「望而卻步」一般用來形容危險或能力不及的事,令人見了就退卻不前。
理性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很有必要,他們在哲學本身來說不是非常有用。典型的理性主義者認為,人類首先本能地掌握一些基本原則,如幾何法則,隨後可以依據這些推理出其余知識。最典型的持這種觀點的是斯賓諾莎及萊布尼茲,在他們試圖解決由笛卡兒提出的認知及形而上學問題的過程中,他們使理性主義的基本方法得以發展。斯賓諾莎及萊布尼茲都認為原則上所有知識(包括科學知識)可以通過單純的推理得到,另一方面他們也承認現實中除了數學之外人類不能做到單純用推理得到別的知識。笛卡兒的理論相對來說更接近柏拉圖,他認為只有一些永恆真理(包括數學以及科學的認知及形而上學基礎)可以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馬。《墨子.兼愛下》:「人之生乎地上之無幾何也,譬之猶駟馳而遇隙也。」《禮記.三年問》:「若駟之過隙,然而遂之,則是無窮也。」
浮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生。語本《莊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唐.李白〈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西遊記》第三七回:「正是因過道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閑。我且進去走走。」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