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71.89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梅妻鶴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釋義2 語源(出處)2.1 譯文3 近義4 反義5 例句6 引用 釋義形容隱居山林,與自然相伴的清靜生活。又作「妻梅子鶴」。 語源(出處)宋 阮閱詩話總龜:「林逋隱於武林之西湖,不娶無子,所居多植梅畜鶴,……因謂妻梅子鶴云。」 譯文林逋隱居在武林的西湖一帶,他沒有娶妻,也沒有孩子,在其住處大量地植梅養鶴,……所以說他以梅為妻,以鶴為子。 近義閒雲野鶴 山林隱逸 反義與時浮沉 與世推移 名韁利鎖 例句教授自從退休後,便隱居山林,過著梅妻鶴子的清閒生活。 引用<<中學生多功能成語典>>編者:金...
民不聊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民無法生活下去。形容百姓生活非常困苦。《史記.卷八九.張耳陳餘傳》:「頭會箕斂,以供軍費,財匱力盡,民不聊生。」《文明小史》第九回:「不料是日正值本府設局開捐,弄得民不聊生,怨聲載道。」也作「人不聊生」。
逃之夭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逃之夭夭」這句成語是從《詩經.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中的「桃之夭夭」轉用過來。本來「桃之夭夭」是形容桃樹的花、葉茂盛美麗。「夭夭」是美麗茂盛的樣子,所以底下一句「灼灼其華」,強調了桃花開放得鮮豔明亮的樣子。這兩句是《詩經》非常有名的句子,後來又因為「桃」和「逃走」的「逃」同音,所以有人就開玩笑地將人逃跑了的這件事,借用了「桃之夭夭」來比喻,更將「桃花」的「桃」改成「逃走」的「逃」,於是就成了「逃之夭夭」這句成語,此處的「夭夭」已經不具原來的意思了。
怒不可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憤怒到不能抑制的地步。形容憤怒之極。《官場現形記》第二七回:「卻說賈大少爺正在自己動手掀王師爺的鋪蓋,被王師爺回來從門縫裡瞧見了,頓時氣憤填膺,怒不可遏。」也作「怒不可抑」。
波濤洶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波浪很大。[例]因颱風過境,海面上白浪掀天,波濤洶湧。
恰如其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剛好符合分寸。形容做事、說話十分恰當。《歧路燈》第一○八回:「賞分輕重,俱是閻仲端酌度,多寡恰如其分,無不欣喜。」
炙手可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宣宗時,崔鉉在朝中擔任要職,權勢極大。每次當他要做重要決策時,都會找鄭魯、楊紹復、段瓌、薛蒙一同商討,所以此四人在當時同樣也是聲名顯赫,握有權柄。於是有這樣的一段話流傳著:「炙手可熱,楊、鄭、段、薛;欲得命通,魯、紹、瓌、蒙。」這段話便是形容鄭魯等人的權勢如日中天,赤燄讓人覺得好像會燙手一樣,若是想順利推展政令,一定得先有他們的支持。「炙手可熱」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句成語,用來比喻地位尊貴,勢燄熾盛;亦用來比喻廣受歡迎,名聲極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人忠厚。如:「傻呵呵」。
沁人心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滲透到人的心肝脾臟。形容感受深刻。清.趙翼《甌北詩話.卷四.白香山詩》:「坦易者,多觸景生情,因事起意,眼前景,口頭語,自能沁人心脾,耐人咀嚼。」也作「沁人肺腑」、「沁人心肺」、「沁入肺腑」、「沁入心脾」。
呆若木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木雞,木頭製成的雞,任何情況下皆紋風不動,比喻修養深厚、態度沈穩。語本《莊子.達生》。後用「呆若木雞」形容愚笨或受驚嚇而發愣的樣子。 △「木雞養到」、「目瞪口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