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太平天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輸入、干擾外國商業的進行時,列強終於意識到清朝的存續更能保障不平等條約的運行。另一方面,曾國藩多年征戰的湘軍終於開始獲得朝廷的支持,並在曾國藩的支持下令李鴻章組成淮軍,左宗棠也齊力困住了洪秀全。當然,除了外在的不利因素之外,太平天國自身的內鬨、制度的矛盾、戰略的失敗和與列強的關係等,也都招致太平天國走向了滅亡。 影響在這場戰役中,領導軍隊的曾國藩和李鴻章、左宗棠等人都獲得要職,主要的權力漸漸開始產生了轉移。而這也使滿清的權力不再集中,地方要員影響力的擴大,如1900年爆發的義和團,東南各省單獨締結了東南互保協定。而如湘...
殺人如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殺人如麻」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麻」是一種植物,經常扭結紛亂,因此多用來形容事物的繁多,如「密密麻麻」。《史記.卷二七.天官書》中記載戰國末年,秦國向東擴張,併吞六國,之後又驅逐外族,連年征戰下,「死人如亂麻」。就是指秦國發動戰爭而死亡的人數,像亂麻一樣多得數不清。後來則有「殺人如麻」這句成語,形容殺的人像亂麻一樣多。如唐.陳子昂〈諫刑書〉二首之一:「遂使兵部尚書樊子蓋專行屠戮,大窮黨與,海內豪士,無不罹殃。遂至殺人如麻,流血成澤,天下靡然思為須霺。」後世也有用其他容易生長且數量很多的植物來形容,如「蒿」、「草」等,像宋.蘇軾〈朱亥墓誌〉:「世之勇夫,殺人如蒿。及其所難,或失其刀...
鹵莽滅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莊子.則陽》:「君為政焉勿鹵莽,治民焉勿滅裂。昔予為禾,耕而鹵莽之,則其實亦鹵莽而報予;芸而滅裂之,其實亦滅裂而報予。」形容做事粗魯莽撞、草率隨便。《三俠五義》第九八回:「雖則是失了征戰的規矩,卻正是俠客的行藏,一味的巧妙靈活,決不是鹵莽滅裂、好勇鬥狠那一番的行為。」也作「魯莽滅裂」。
撥亂反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個人褒貶巧妙地寄託於遺詞用字間,以切要的言論呈顯對政治及社會問題的看法。春秋時代,各國分立,攻伐與征戰從未停止,孔子藉《春秋》強烈表達他對周王室的尊奉,以及大一統的主張,所以春秋三傳之一的《公羊傳》中便有一段話:「君子曷為為《春秋》?撥亂世,反諸正,莫近諸《春秋》。」意思是說:孔子作《春秋》,為的是扭轉亂世,使政治社會回歸於正道,就此來看,沒有比《春秋》更能切合義理的了。後來「撥亂反正」被用來指扭轉亂象,歸於正道。
歐洲的革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859年擊潰奧地利軍,實現了義大利一部分地區統一的夢想。西元1860年,共和黨員加里波底率千人軍渡海征戰西西哩,大獲全勝,接著又生父義大利南部,基本完成義大利的統一。隔年1861年,義大利王國正式成立。在德意志聯邦中,普魯士王國首相俾斯麥統籌國家統一運動,先後與奧國和法國展開激戰;西元1866年的普奧戰爭和西元1870年的普法戰爭,均獲得勝利。德意志帝國於西元1871年1月18日在凡爾賽宮正式成立。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法蘭西.約瑟夫二世、亞歷山大二世、拿破崙三世、薩丁尼亞、俾斯麥英文關鍵字:Josef II 、Alexa...
席不及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六十八歲時才返回祖國魯國。墨子是戰國時代魯人,主張消弭戰爭,平等互愛,由於戰國時期各國之間大大小小的征戰不斷,墨子於是奔走四方,說服各國君王放棄戰爭。他們汲汲於行道,以天下為己任,一生都為天下生民而到處奔走,所以才會有「孔子無黔突,墨子無煖席」之語。整句話的意思是說:孔子落腳處的煙囪都還沒被熏黑,他就得離開趕到別的地方;墨子坐的席子都還沒變暖,他也要起身離開了。每天生火煮飯必須用到的煙囪沒被熏黑,表示停留的時間極短;席子無法坐暖,表示根本沒有可以坐著休息的時間。後來「席不暇暖」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奔走極為忙碌,沒有休息的時候。
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關行陣征戰的各種活動。《孫子.九地》:「踐墨隨敵,以決戰事。」《史記.卷五二.齊悼惠王世家》:「齊王自以兒子年少,不習兵革之事,願舉國委大王。大王自高帝將也,習戰事。」
汗馬之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得人民遭受窮困。如此一來,人民怎麼會甘心為國效力呢?後來「汗馬功勞」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征戰的功勞,亦泛指一般的功勞。
通宵徹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期,留心國事,勵精圖治,改定律令,提倡儒學,重用漢人,使魏晉以來的刑律削繁就簡。在對外用兵方面,連連征戰勝利,威振戎夏。然而在位後期,卻以功業自矜,導致生活縱酒淫亂,殘暴昏狂。常常飲酒、歌舞而從不停止,從早上到晚上,再從夜晚到天明。有時甚至做出不合國君身分的動作,袒露形體,穿著胡服,披散著頭髮,生活極為奢靡。他不再留心於治理國事,又大事營造宮室,修建長城,以致於舉國騷擾,人民為賦役所苦,負擔沉重,政治紛亂。後來「通宵達旦」這句成語可能就從《北齊書.卷四.文宣帝紀》的「從旦通宵」演變而出,用來指一整夜到天亮,亦用來形容徹夜地工作。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