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66.996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四分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典籍。後秦佛陀耶舍與竺佛念共譯,六十卷,屬印度佛教法藏部的律典。內容記載僧團戒律規範和制戒因緣,主要分成四部分,故稱為「四分律」。唐代律宗所依據的基本律典,唐代以後並成為中國僧團共同奉行的律典。
大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五胡十六國之前秦、後秦,均稱為「大秦」。
阿彌陀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典籍。後秦鳩摩羅什譯,一卷。內容敘說阿彌陀佛淨土的種種,並強調若人在七日中心志集中的念阿彌陀佛,死時心不顛倒,阿彌陀佛自會來接引往生淨土。此經和《觀無量壽佛經》、《無量壽經》合稱為「淨土三經」。是中國流傳最廣的經典之一。
十六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304~439)從晉惠帝永興元年劉淵稱王起,到南朝宋文帝元嘉十六年北魏統一中國北部為止,胡族在北方和巴蜀先後建立前涼、後涼、南涼、北涼、西涼、前趙、後趙、夏、成漢、前燕、後燕、南燕、北燕、前秦、後秦和西秦等十六個國家,史稱為「十六國」。
下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前面的路。《韓非子.十過》:「韓使人之楚,楚王因發車騎,陳之下路。」《南史.卷一九.謝靈運傳》:「後秦郡府將宋齊受使至涂口,行達桃墟村,見有七人下路聚語。」
成實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北朝至唐初間弘揚成實論的法師。《成實論》是介於小乘空宗和大乘空宗的一部重要著作,後秦鳩摩羅什譯出後,傳播甚廣。其中南朝僧導和北魏僧嵩分別發展成南方的壽春系和北方的彭城系。但隋唐以後,成實師已逐漸消失。
中觀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典籍。龍樹著。後秦鳩摩羅什譯。四卷,二十七品,四百四十六頌。內容主要在闡明一切現象沒有真實存在的體性。為大乘佛教中觀派最重要的著作。除漢譯本外尚存有梵本及藏譯本。也稱為「中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