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11.720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十六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304~439)從晉惠帝永興元年劉淵稱王起,到南朝宋文帝元嘉十六年北魏統一中國北部為止,胡族在北方和巴蜀先後建立前涼、後涼、南涼、北涼、西涼、前趙、後趙、夏、成漢、前燕、後燕、南燕、北燕、前秦、後秦和西秦等十六個國家,史稱為「十六國」。
五胡十六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西晉末年到北魏統一北方期間,曾在中國境內建立政權的五個北方民族及其所建立的政權。五胡指匈奴、鮮卑、羯、氐、羌。十六國指前涼、後涼、南涼、西涼、北涼、前趙、後趙、前秦、後秦、西秦、前燕、後燕、南燕、北燕、夏、成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土地、人民、主權、政府的團體。如:「國家」、「美國」、「國際」、「中華民國」。
屬於本國的。如:「國人」、「國貨」、「國土」、「國歌」、「國民道德」。
代表國家的。如:「國花」、「國旗」、「國歌」。
地區。如:「水鄉澤國」。
古代諸侯的封地。如:「魯國」、「齊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十位。大寫作「拾」,阿拉伯數字作「1」。
數目是十的。如:「十人」、「十個」、「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滿足、達到極點。如:「十足」、「十分」、「十全十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六位。大寫作「陸」,阿拉伯數字作「6」。
數目是六的。如:「六人」、「六親」、「六畜興旺」。
六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代函谷關以東的楚、齊、燕、韓、趙、魏六大國。《史記.卷六九.蘇秦列傳》:「六國為一,并力西鄉而攻秦,秦必破矣!」漢.揚雄〈劇秦美新〉:「并吞六國,遂稱乎始皇。」
防微杜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十六國春秋.卷二二.韋謏》:「胡羯皆我之仇敵,今來歸附,苟存性命耳,萬一為變,悔之何及?請誅屏降胡,去單于之號,以防微杜漸。」
不遺餘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毫不保留,竭盡全力。如:「校長對清寒同學的照顧不遺餘力,令人感動。」《戰國策.趙策三》:「秦之攻我也,不遺餘力矣,必以倦而歸也。」《文明小史》第四回:「委員和事,調停惟賴孔方;紳士責言,控訴不遺餘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姓。如五胡十六國時後燕有離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姓。如十六國時後燕有餘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