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蹺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怪異、違背常情。「敧」文獻異文作「欹」。《朱子語類.卷二九.論語.公冶長下》:「如一件物事相似,自恁地平平正正,更不著得些子蹺欹。」也作「蹺蹊」、「蹊蹺」。
殷浩書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代殷浩受命率軍盪平關河,以平定中原為己任。後征姚襄兵敗,遭桓溫奏劾,廢為庶人。口無怨言,惟終日對空書寫「咄咄怪事」四字。見《晉書.卷七七.殷浩傳》。後比喻事情怪異,令人不可思議。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九.居室.廳壁》:「流水不鳴而似鳴,高山是寂而非寂。坐客別去者,皆作殷浩書空,謂咄咄怪事,無有過此者矣。」
倪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蘭花系列》、《年輕人與公主系列》、《神仙手高飛系列》、《俠盜影子系列》等。倪匡寫作範圍甚廣,亦曾寫作怪異小說、色情小說,也曾創作少量武俠小說。倪匡亦曾幫助朋友金庸撰寫在報刊上連載的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的部分章節。 著作衛斯理系列原振俠傳奇系列亞洲之鷹羅開系列非人協會系列年輕人與公主系列女黑俠木蘭花系列少年衛斯理系列浪子高達系列倪匡鬼話系列六指琴魔倪匡談金庸通神異軍蛇王石創造血美人心變一劍情深 資料來源[1]維基百科-倪匡 責任編輯109702211
迎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迎接春日。古代在立春前一天,帝王率百官迎祭於東郊,後地方亦有此例。《禮記.月令》:「立春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春於東郊。」《初刻拍案驚奇》卷七:「蓋因刺史迎春之日,有個白衣人身長丈餘,形容怪異。」
表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標記。《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下》:「初,京師聞青、徐賊眾數十萬人,訖無文號旌旗表識,咸怪異之。」《三國志.吳書.周魴傳》:「井乞請幢麾數十,以為表幟,使山兵吏民,目瞻見之。」也作「表誌」。
別有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常井一丈餘無水。忽聽向下有人語及雞聲,甚喧鬧,近如隔壁,井匠懼不敢掘。街司申金吾韋處仁將軍,韋以事涉怪異,不復奏,遽令塞之。據亡新求周秦故事,謁者閣上得驪山本。李斯領徒七十二萬人作陵,鑿之以韋程,三十七歲,錮地中水泉。奏曰:「已深已極,鑿之不入,燒之不燃,叩之空空,如下天狀。」抑知厚地之下,別有天地也。
妖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怪異的鬼物。宋.歐陽修〈讀徂徠集〉詩:「存之警後世,古鑑照妖魔。」《西遊記》第三○回:「你這嘴臉生得各樣,相貌有些雷堆,定是別處來的妖魔。」
恬不為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恬不知恥」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恬不知恥」原作「恬然不恥」。唐馮贄作的《雲仙雜記》,雜載古今逸事。書中記載一個叫做倪芳的人,他的個性不受拘束又特別古怪。平常喜歡喝酒,喝了酒後行為常瘋瘋癲癲,怪裡怪氣,並作一些怪異的舉動,一點也不覺得可恥。有一天,他喝完酒後,把《毛詩》這本書卷了卷,再沾上油當作蠟燭。他點著這個蠟燭,拿著它到外面遊盪了一夜。後來「恬不知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有過錯卻安然不以為恥。
述異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1)南朝齊祖沖之撰。十卷。著錄於《隋書經籍志》,已亡佚。(2)舊題南朝梁任昉撰。二卷。內容凌雜,間有任昉死後之事,當為唐宋間人掇集類書所引《述異記》,益以他書,雜記而成。崇文總目,《郡齋讀書志》等始載之。(3)舊題清代東軒主人撰。三卷。仿任昉《述異記》,記順治末年至康熙初年怪異之事。收入《古今說部叢書》。
毛髮悚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毛骨悚然」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毛骨悚然」原作「毛骨俱竦」。《夷堅志》是宋朝著名的志怪小說,所記載的是一些傳聞的怪異之事,基本上承續著六朝志怪小說的遺風。〈大渾王〉這篇故事是說:有一個名叫興祖的人,個性豪放,不拘小節,與婁虡(ㄐㄩˋ)是好朋友。後來在紹興年間,婁虡得了疾病而死。有一天,興祖在睡夢中夢到婁虡來拜訪他,並且叫來一匹千里馬,兩人一起出發來到一間大官府,接著又進到官府中的一個廳堂。其中執掌事務的人向他們鞠躬應答,婁虡則拱手作揖,然後坐下,跟興祖說:「這裡就是你處理公事的地方。」過了一會兒,有一個小孩走出來,拉著興祖的衣服。婁虡說:「你的小孩之前已經先到這裡了。」興祖一看,...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