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6.61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急公好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慷仗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本名以外另取的別號。如:「岳飛字鵬舉」。《左傳.隱公八年》:「諸侯以字為謚,因以為族。」《後漢書.卷五八.傅燮傳》:「燮然而歎,呼幹小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勸勉、鼓勵。如:「獎勵」。《左傳.昭公二十二年》:「以獎亂人。」宋.王安石〈次韻劉著作過茆山今平甫往遊因寄〉詩:「詩中慷悲陳跡,篇末慇懃獎後生。」
大言不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不慚大言注音︰ㄅㄨˋ ㄘㄢˊ ㄉㄚˋ |ㄢˊ漢語拼音︰bù cán dà yán釋義︰即「大言不慚」。見「大言不慚」條。 01.明.楊慎《升菴詩話.卷一一.詩文用字須有來歷》:「謂近日詩勝國初,吾不信也。而且互相標榜,不慚大言,造作名字,掩滅前輩,是可為世道,豈獨文藝之末乎?」
借花獻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借用別人的花供養佛。典出《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一。後用「借花獻佛」比喻借用他人的東西來作人情。 △「慷他人之
不能自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法控制自己激動的情緒。唐.盧照鄰〈寄裴舍人遺衣藥直書〉:「殷揚州與外甥韓康伯別,然而詠『富貴他人合,貧賤親戚離。』因泣下交頤,不能自已。」
捨生取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維護正義真理而不惜犧牲生命。語本《孟子.告子上》。[例]文天祥慷赴義的情操,是捨生取義的最佳寫照。
一瀉千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里到東海,所以詩人眼前的形單影隻,藉滔滔而下的東逝水實景,發抒因山川的阻隔而「知音不易得」的無奈與感。這首詩中的「千里瀉吳會」詩句,就被認為是「一瀉千里」的典故來源。後來「一瀉千里」用來形容水奔流直下,通暢快速;亦用來比喻文筆流暢,氣勢奔放。後世也有用「一瀉千里」比喻行情快速地下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田間東西向的小路。另有一說為南北向。如:「阡陌縱橫」。《史記.卷五.秦本紀》:「為田開阡陌。」司馬貞索隱引《風俗通》:「南北曰阡,東西曰陌。河東以東西為阡,南北為陌。」漢.曹操〈短歌行〉:「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後泛指小路。晉.陶淵明〈詠荊軻〉詩:「素驥鳴廣陌,慷送我行。」
揚眉吐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揚起眉毛,吐出胸中的悶氣。形容擺脫長期壓抑或欺辱後的興奮神情。唐.李白〈與韓荊州書〉:「而君侯何惜階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揚眉吐氣,激昂青雲耶?」明.陳汝元《金蓮記》第八齣:「何須屈膝低頭,效彼逢迎妾婦,只合揚眉吐氣,做個慷丈夫。」也作「吐氣揚眉」、「氣吐眉揚」、「伸眉吐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