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敗棋有勝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棋局雖輸,卻仍有高明之處。語本《新五代史.卷三一.周臣傳.載傳》:「故曰:治國譬之於奕,知其用而置得其處者勝,不知其用而置非其處者敗。敗者臨棋注目,終日而勞心;使善奕者視焉,為之易置其處則勝矣。勝者所用,敗者之棋也;興國所用,亡國之臣也。」比喻要有眼光方能善用人才。
趙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趙普是宋太祖最信任的大臣之一,曾建議太祖以廢除各將領的兵權,重用文人,以解決五代以來軍人及將領跋的局面<ref>趙匡胤有一天召趙普問道“自唐季以來數十年,帝王凡易八姓,戰鬥不息,生民塗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兵,為國家計長久,其道何如?”。普回答:“陛下言及此,天地人神福也。此非他故,方鎮太重,君弱臣強而已。今欲治之,惟稍奪其權,制其錢糧,收其精兵,則天下自安矣”(畢沅:《續資治通鑒》卷二)</ref>。有當用者,普薦其為官,一奏不用、二奏、三奏,直至太祖准奏。趙普生性保守,日益擅權,反對改...
意氣軒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行無依。」堅曰:「明公親率王兵,威震天下,何賴於卓?觀卓所言,不假明公,輕上無禮,一罪也。章、遂跋經年,當以時進討,而卓云未可,沮軍疑眾,二罪也。卓1>受任無功,應召稽留2>,而軒昂自高,三罪也。古之名將,仗鉞臨眾,未有不斷斬以示威者也;是以穰苴斬莊賈,魏絳戮楊干。今明公垂意於卓,不即加誅,虧損威刑,於是在矣。」溫不忍發舉,乃曰:「君且還,卓將疑人。」堅因起出。章、遂聞大兵向至,黨眾離散,皆乞降。軍還,議者以軍未臨敵,不斷功賞,然聞堅數卓三罪,勸溫斬之,無不歎息。 〔注解〕 (1) 卓:董卓(?∼西元192),字仲穎,漢臨洮人。桓帝時,官羽林郎。靈帝時,為前將軍。靈帝崩,引兵至京師,誅宦...
三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教以為天厭雁,地厭狗,水厭烏魚,是謂三厭,而不食用。明.朱國楨《湧幢小品.卷一八.字義字起》:「天厭鴈,地厭狗,水厭烏魚。鴈有夫婦之倫,狗有主之誼,烏魚有君臣忠敬之心,故不忍食。」《西遊記》第八回:「遂此領命歸真,持齋把素,斷絕了五葷三厭,專候那取經人。」
開卷有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卷六.文儒》。〔參考資料〕 宋.王闢之《澠水燕談錄.卷六.文儒》太宗銳意文史,太平興國中,詔李昉、蒙、徐鉉、張洎等,門類群書為一千卷,賜名《太平御覽》。又詔昉等撰集野史為太平廣記五百卷,類選前代文章為一千卷,曰《文苑英華》。太宗日閱《御覽》三卷,因事有闕,暇日追補之,嘗曰:「開卷有益,朕不以為勞也。」
鳳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天子車駕。唐.錢起〈和李員外駕幸溫泉宮〉詩:「未央月曉度疏鐘,鳳輦時巡出九重。」《西遊記》第五回:「臣依他言語,即返至通明殿外,不見萬歲龍車鳳輦,又急來此俟候。」
接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從他人手中接取物品。《老殘遊記》第一○回:「璵姑於是取了箜篌遞給姑。姑不肯接手,說道:『我彈箜篌不及璵妹。』」
額手稱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僕」。──今人稱管家為紀綱,蓋始於此。文公同懷嬴等濟河,趙衰諸臣,早備法駕於河口,迎接夫婦升車。百官從,旌旗蔽日,鼓樂喧天,好不鬧熱!昔時宮中夜遁,如入土之龜,縮頭縮尾;今番河上榮歸,如出岡之鳳,雙宿雙飛。正所謂「彼一時,此一時」也。文公1>至絳,國人無不額手稱慶。百官朝賀2>,自不必說。遂立懷嬴為夫人。 〔注解〕 (1) 文公:晉文公,姓姬,名重耳,春秋晉國之君。獻公次子,太子申生之弟。獻公嬖驪姬,殺申生,重耳奔狄;獻公既卒,數傳至懷公圉,秦穆公怨圉,乃求得重耳,發兵納為晉侯。公任用狐偃、趙衰諸賢,納周襄王,救宋破楚,繼齊桓公為諸侯盟主,成為五霸之一。諡文。 (2) 朝賀:向君王朝拜祝...
無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無由、無從。《後漢書.卷四五.袁安傳》:「今朔漠既定,宜令南單于反其北庭,并領降眾,無緣復更立阿佟,以增國費。」《宋書.卷九三.隱逸傳.王弘之傳》:「下官與殷風馬不接,無緣從。」
李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冷靜地觀察獵物的掙扎形象,研究獵物的因果關係及輪迴樣相,記錄了他們內心深處不易看見的魍魎的恣意跋…」葉石濤說李喬的作品有很深的佛教意識。參考資料:李喬作家導讀、維基百科、公共電視台-作家身影(二)李喬、當代文學史料影像全文系統、台灣文學家訪談錄    (責任編輯:109602124)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