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出頭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比喻出面或帶頭做某事的人。如:「其實他心裡比誰都還想抗議不公,但是他從不當出頭鳥。」
2.比喻因某方面表現突出的人。如:「當個出頭鳥雖然有時會遭受挫折,但大多數時候仍受到大眾的肯定。」
半籌不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籌莫展」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一籌莫展」原作「一籌不吐」。蔡幼學是宋朝瑞安人,孝宗乾道年間進士,官至兵部尚書。寧宗即位時,下詔徵求直言,蔡幼學即上奏,提到為君之道有三:事親、任賢、寬民,其中任賢是很重要的,他說到「前些年,君子被小人暗中陷害而遭到排擠,因此造成本可以有作為的大臣深怕做太多,反而被認為是製造事端,而不敢有所動作。與皇上親近的臣子本應效忠,但卻因忠言直諫違逆皇上,而遭到遺棄。情勢演變到最後,皇上於是變得毫無作為,朝廷之中縱使有許多王公大臣,卻也不見有人提供一點計策」。後來「一籌莫展」這句成語,就從《宋史.卷四三四.儒林列傳.蔡幼學》文中的「一籌不吐」演變而出,用來比...
殺人如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竟天:布滿整個天空。 (4) 六王:戰國時代的楚、齊、燕、韓、趙、魏六大國。 (5) 攘:排斥、排擠。 (6) 四夷:東夷、西戎、南蠻、北狄四族的總稱。〔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漢書.卷二六.天文志》
牆倒眾人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人若一旦失勢,則眾人皆排擠、攻訐他。《紅樓夢》第六十九回:「他雖好性兒,你們也該拿出個樣兒來,別太過逾了,『牆倒眾人推』。」
團體盲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險,會基於「輸人不輸陣」想法下跟進。4.團體歸屬與個人認同:基於我群心理,個體依附團體需求,為求不被排擠,或維護既得利益團體成員身分,誓死鞏固團體主張。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團體盲思英文關鍵字:groupthink 參考資料顏火龍、李新民等人著。班級經營─科技整合取向,2001年初版,頁76-78,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殺人如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竟天:布滿整個天空。 (4) 六王:戰國時代的楚、齊、燕、韓、趙、魏六大國。 (5) 攘:排斥、排擠。 (6) 四夷:東夷、西戎、南蠻、北狄四族的總稱。〔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漢書.卷二六.天文志》
毛地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天敵以致繁殖快速,尤其種子數量驚人,每一單株每年可孕育數十萬種子,隨風傳布後還造成了生態災難危機,排擠了許多台灣原生植物的生存空間,成為山區最具生存優勢及威脅性的入侵物種。<註3>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毛地黃英文關鍵字:Digitalis purpurea L. 參考書目註1:台灣高山野花圖鑑67頁,林文智著,淑馨出版社1995年10月出版。註2:玉山花草,玉山國家公園中高海拔植物的四季景觀188頁,呂理昌著,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2003年3月出版。註3:福爾摩沙植物記,101種台灣植物文化圖鑑暨2...
綵筆生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夢筆生花」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馮贄《雲仙雜記.卷一○.筆頭生花》李太白1>少夢筆頭生花,後天才贍逸2>,名聞天下。 〔注解〕 (1) 李太白:李白(西元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隴西成紀人。個性率真豪放,嗜酒好遊。玄宗時曾為翰林供奉,後因得罪權貴,遭排擠而離開京城,最後病死當塗。其詩高妙清逸,世稱為詩仙。與杜甫齊名,時人號稱李杜。 (2) 贍逸:文采卓越超群。贍,音ㄕㄢˋ,文辭廣博華麗。〔參考資料〕另可參考:五代周.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卷下.夢筆頭生花》
因公行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厚加撫恤。這個舉動引來與王莽勾結的朝臣杜業的不悅,便上書進諫,說翟方進當權之時,作威作福,結黨營私,排擠賢良之士,假借公家的名義以謀取個人的私利,這樣的人應該嚴懲以儆天下,不宜賞賜厚葬。出現「假公濟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假借公家的名義以謀取個人的私利。出現「假公濟私」的書證如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這是朝廷救民的德意,他假公濟私,我怎肯和他干罷了也呵!」
莫展一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籌莫展」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一籌莫展」原作「一籌不吐」。蔡幼學是宋朝瑞安人,孝宗乾道年間進士,官至兵部尚書。寧宗即位時,下詔徵求直言,蔡幼學即上奏,提到為君之道有三:事親、任賢、寬民,其中任賢是很重要的,他說到「前些年,君子被小人暗中陷害而遭到排擠,因此造成本可以有作為的大臣深怕做太多,反而被認為是製造事端,而不敢有所動作。與皇上親近的臣子本應效忠,但卻因忠言直諫違逆皇上,而遭到遺棄。情勢演變到最後,皇上於是變得毫無作為,朝廷之中縱使有許多王公大臣,卻也不見有人提供一點計策」。後來「一籌莫展」這句成語,就從《宋史.卷四三四.儒林列傳.蔡幼學》文中的「一籌不吐」演變而出,用來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