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1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動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佛教密宗的護法菩薩。負責降伏一切惡魔,常做忿怒表情。《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卷一:「第五執金剛,第六不動尊。」也稱為「不動明王」。
三才圖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明王圻與其子王思義共同編撰,一○六卷,十四門。全書以圖畫為主,附加說明文字。內容取材廣泛,涵蓋天文、地理與人事,故稱為「三才」,因為是圖表、圖譜和圖像的總會,故稱為「圖會」。書完成於明神宗萬曆三十五年(西元1607年),萬曆三十七年(西元1609年)付梓發行。
非有先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代東方朔〈非有先生論〉一文中所捏造的人物。文中非有先生為官於吳國,三年之間默然無言,吳王問他,他趁機用歷史上許多諫諍遇禍的故事來啟發吳王,勸諭帝王應虛心納諫,實行明王聖主之道。
馬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夫、車夫、騾馬商的行神。參見「水草馬明王」條。
事與志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外道羅陀師受教,應取千王頭以祭家神。自登其位,已得九百九十九王,少一王,即北行萬里,即得一王,名普明王。其普明王白班足王,言:「願聽一日飯食沙門,頂禮三寶。」其班足王許之。一日時,普明王即依過去七佛法,請百法師,敷百高座,一日二時,講《般若波羅蜜》八千億偈竟,其第一法師為王即說偈,言:「……生老病死,輪轉無際。事與願違,憂悲為害。……」爾時,法師說此偈已,時普明王眷屬得法眼空,王自證得虛空等定,聞法悟解,還至天羅國班足王所眾中,即告九百九十九王,言:「就命時到,人人皆應誦過去七佛仁王,問《般若波羅蜜經》中偈句。」
正本澄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澈底改革以解決問題。出現「正本清源」的書證如《晉書.卷三.武帝紀》:「思與天下式明王度,正本清源,於置胤樹嫡,非所先務。」
理學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究性理之學的專家。如宋周敦頤、張載、朱熹,明王陽明等。如:「北宋的程顥、程頤倆兄弟既是著名的理學家,又是著名的教育家。」
續文獻通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1)明王圻撰。二百五十四卷。載輯遼、金、元、明四朝文獻而成書。續馬端臨《文獻通考》而作,於其諸例外,增節義、書院、六書、諡法、道統、方外諸考,後人譏其雜糅。(2)清乾隆十二年敕撰,二百五十二卷。體裁仍依馬端臨《文獻通考》之舊,所記範圍略同王書,而內容較勝。
天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上天的警示。指日蝕、月蝕。《續漢書志.第一○.天文志上》:「言其星辰之變,表象之之應,以顯天戒,明王事焉。」
馬頭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話傳說中的蠶神。相傳為一披著馬皮的少女幻化而成,民間宮廟中有其塑像,供人祈求蠶桑平安。見《太平廣記.卷四七九.蠶女》。也稱為「馬明王」、「馬明菩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