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桂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神宗之孫朱由榔的封號。崇禎末年襲父爵。清軍入關後,在肇慶稱帝,建元永曆。後逃入緬甸,被吳三桂追殺,在位十七年。也稱為「永明王」。
尊師貴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尊敬授業的人,重視應遵循的道德規範。《後漢書.卷七九.儒林傳上.孫僖傳》:「臣聞明王聖主,莫不尊師貴道。」也作「尊師重道」。
相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相繼。《文選.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聖帝明王,累起相襲。」《文選.劉孝標.廣絕交論》:「夫寒暑遞進,盛衰相襲,或前榮而後悴,或始富而終貧。」
境與心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外道羅陀師受教,應取千王頭以祭家神。自登其位,已得九百九十九王,少一王,即北行萬里,即得一王,名普明王。其普明王白班足王,言:「願聽一日飯食沙門,頂禮三寶。」其班足王許之。一日時,普明王即依過去七佛法,請百法師,敷百高座,一日二時,講《般若波羅蜜》八千億偈竟,其第一法師為王即說偈,言:「……生老病死,輪轉無際。事與願違,憂悲為害。……」爾時,法師說此偈已,時普明王眷屬得法眼空,王自證得虛空等定,聞法悟解,還至天羅國班足王所眾中,即告九百九十九王,言:「就命時到,人人皆應誦過去七佛仁王,問《般若波羅蜜經》中偈句。」
力與願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外道羅陀師受教,應取千王頭以祭家神。自登其位,已得九百九十九王,少一王,即北行萬里,即得一王,名普明王。其普明王白班足王,言:「願聽一日飯食沙門,頂禮三寶。」其班足王許之。一日時,普明王即依過去七佛法,請百法師,敷百高座,一日二時,講《般若波羅蜜》八千億偈竟,其第一法師為王即說偈,言:「……生老病死,輪轉無際。事與願違,憂悲為害。……」爾時,法師說此偈已,時普明王眷屬得法眼空,王自證得虛空等定,聞法悟解,還至天羅國班足王所眾中,即告九百九十九王,言:「就命時到,人人皆應誦過去七佛仁王,問《般若波羅蜜經》中偈句。」
姦人之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奸詐有權勢的政治人物。《荀子.非相》:「聽其言則辭辯而無統,用其身則多詐而無功,上不足以順明王,下不足以和齊百姓;然而口舌之均,譫唯則節,足以為奇偉偃卻之屬,夫是之謂姦人之雄。」漢.荀悅《前漢紀.卷二九.孝哀皇帝紀》:「孫寵、息夫躬,辨足以移眾,權足以獨立,姦人之雄,宜時罷退。」
捕影拿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懷詐偽,以欺罔世主。聽其言,洋洋1>滿耳,若將可遇;求之,盪盪2>如係風3>捕景4>,終不可得。是以明王距5>而不聽,聖人絕而不語。……」上善其言。 〔注解〕 (1) 洋洋:充滿的樣子。 (2) 盪盪:浮誇不實的樣子。 (3) 係風:縛住風。「係」通「繫」。 (4) 捕景:捕捉影子。「景」,「影」的初文。 (5) 距:抗、違。通「拒」。
握風捕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懷詐偽,以欺罔世主。聽其言,洋洋1>滿耳,若將可遇;求之,盪盪2>如係風3>捕景4>,終不可得。是以明王距5>而不聽,聖人絕而不語。……」上善其言。 〔注解〕 (1) 洋洋:充滿的樣子。 (2) 盪盪:浮誇不實的樣子。 (3) 係風:縛住風。「係」通「繫」。 (4) 捕景:捕捉影子。「景」,「影」的初文。 (5) 距:抗、違。通「拒」。
事與心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外道羅陀師受教,應取千王頭以祭家神。自登其位,已得九百九十九王,少一王,即北行萬里,即得一王,名普明王。其普明王白班足王,言:「願聽一日飯食沙門,頂禮三寶。」其班足王許之。一日時,普明王即依過去七佛法,請百法師,敷百高座,一日二時,講《般若波羅蜜》八千億偈竟,其第一法師為王即說偈,言:「……生老病死,輪轉無際。事與願違,憂悲為害。……」爾時,法師說此偈已,時普明王眷屬得法眼空,王自證得虛空等定,聞法悟解,還至天羅國班足王所眾中,即告九百九十九王,言:「就命時到,人人皆應誦過去七佛仁王,問《般若波羅蜜經》中偈句。」
群芳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明王象晉撰,三十卷。論述蔬果、茶、藥、花木等物。全名為《二如堂群芳譜》。清康熙間,汪顯等人奉敕增廣為一百卷,稱為《廣群芳譜》。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