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尻輪神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臀部為車輿,以心神為駕車的馬。語本《莊子.大宗師》:「浸假而化予之尻以為輪,以神為馬,予因乘之,豈更駕哉。」引申為隨心所欲的神遊物外。元.劉壎《隱居通議.卷二三.駢儷三》:「尻輪神馬,遍從塵外遨遊,心印法燈,盡向眼前了徹。」也作「尻輿神馬」。
妄言妄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便說說,隨便聽聽。語本《莊子.齊物論》:「予嘗為女妄言之,女奚以妄聽之。」比喻不求真實。清.袁枚〈子不語.序〉:「文史外無以自娛,乃廣采游心駭耳之事,妄言妄聽,記而存之。」
入鄉隨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什麼地方就順從那個地方的風俗習慣。語本《莊子.山木》:「入其俗,從其俗。」比喻能適應環境,隨遇而安。《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五.王昭君變文》:「故□(入)國隨國,入鄉隨鄉,到蕃稟(裡)還立蕃家之名。」也作「入鄉隨俗」、「隨鄉入鄉」、「隨鄉入俗」。
蟲臂鼠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形體大的人亦可化為小物。語本《莊子.大宗師》:「以汝為鼠肝乎?以汝為蟲臂乎?」後比喻微賤的事物。唐.白居易〈老病相仍以詩自解〉詩:「蟲臂鼠肝猶不怪,雞膚鶴髮復何傷。」宋.陸游〈書病〉詩:「昏昏但思向壁臥,蟲臂鼠肝寧暇恤。」也作「鼠肝蟲臂」。
虛往實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莊子.德充符》:「常季問於仲尼曰:『王駘,兀者也。從之遊者,與夫子中分魯。立不教,坐不議,虛而往,實而歸。固有不言之教,無形而心成者邪?』」指虛心往學,得道而返。《魏書.卷九○.逸士傳.眭夸等傳.史臣曰》:「或隱不違親,貞不絕俗;或不教而勸,虛往實歸。非有自然純德,其孰能至於此哉?」《南史.卷五九.任昉傳》:「昉樂人之樂,憂人之憂,虛往實歸,忘貧去吝,行可以厲風俗,義可以厚人倫。」
竊鉤竊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鉤,腰帶上的掛鉤,常以金玉打造裝飾。竊鉤竊國語本《莊子.胠篋》:「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指偷竊帶鉤這種小東西的人遭受刑戮,偷竊國家權柄的大盜反而封為諸侯。用以諷刺是非賞罰的顛倒錯亂,或法制的敗壞。
喙長三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人能言善道,但不願多言。語本《莊子.徐无鬼》:「丘願有喙三尺。彼之謂不道之道,此之謂不言之辯,故德總乎道之所一,而言休乎知之所不知。至矣。」後比喻人強言善辯,含譏諷之意。唐.馮贄《雲仙雜記.卷九.喙長三尺手重五斤》:「陸餘慶為洛州長史,善論事而繆於決判。時嘲之曰:『說事則喙長三尺,判事則手重五斤。』」
呼牛呼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是非本無一定的標準,毀譽隨人而定,不加計較。語本《莊子.天道》:「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謂牛;呼我馬也,而謂之馬。苟有其實,人與之名而弗受,再受其殃。」也作「呼牛作馬」。
負石赴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負石頭,投河而死。語本《莊子.盜跖》:「申徒狄諫而不聽,負石自投於河,為魚鱉所食。」比喻有必死的決心。《荀子.不苟》:「故懷負石而赴河,是行之難為者也。」
灰心槁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如死灰,形如枯木。語本《莊子.齊物論》:「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比喻意志消沉,沒有生氣。宋.蘇軾〈乞加張方平恩禮劄子〉:「今已退老南都,以患眼不出,灰心槁形,與世相忘。」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