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41 ms
共 8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舜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舜彈五弦琴,歌詠南風詩,希望百姓生活富足,天下太平。典出《孔子家語.卷八.辯樂解》。後以舜弦表示歌頌帝王政治聖明,廣行德政。唐.杜正倫〈玄武門侍宴〉詩:「湛露晞堯日,熏風入舜弦。」亦指古雅之樂。唐.楊巨源〈春日奉獻聖壽無疆〉詞一○首之二:「人醉逢堯酒,鶯歌答舜弦。」
|
泰山刻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秦始皇二十八年(西元前219)行幸天下,登泰山,丞相李斯為歌頌秦德而刻的石碑。秦二世元年(西元前209)時又刻詔書於背面,相傳為李斯所書。
|
歌五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廉范做蜀郡太守,廢除禁止百姓夜間點燈火做事的制度,百姓用五褲歌來歌頌他的功績。典出《後漢書.卷三一.廉范傳》。後用歌五褲指民眾歌頌地方官吏的政績。唐.儲光羲〈晚次東亭獻鄭州宋使君文〉詩:「籍籍歌五褲,祁祁頌千箱。」宋.辛棄疾〈水調歌頭.寒食不小住〉詞:「莫信君門萬里,但使民歌五褲,歸詔鳳凰銜。」
|
農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起源於農民從事農務時哼唱的歌謠。內容常是歌頌農村生活、田園風光和農民的刻苦性格。一經口耳相傳,成為民謠後,則不限於農人、農村間傳唱。如:「農民們一邊收穫,一邊唱著農歌。」《冷眼觀》第二五回:「那一天,獨自一個人扶了拐杖,立在門外閒眺,滿眼說不盡秧針繡毯,榆莢穿錢,牧唱農歌,一片豐登氣象。」
|
諧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宮中取悅君主的弄臣。《新唐書.卷一四三.元結傳》:「朝廷歌頌盛德大業,聽而不厭,四方貢賦,爭上尤異,諧臣顐官,怡愉天顏。」
|
草葉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美國詩人惠特曼的詩集。西元一八五五年出版。其詩歌頌自由,讚美民主,提倡個人的莊嚴,為美國人道主義的呼聲。
|
阿里山之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首臺灣民歌。內容歌頌阿里山少年的壯碩與少女的多情、美麗,曲調活潑,旋律優美。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