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734.3786 ms
共 12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絕熱火焰溫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可燃混合物(combustible mixture)經過等壓、絕熱的燃燒過程,同時,此可燃混合物燃燒前後的動能及位能無變化下,燃燒後產物所達到的最後溫度稱為絕熱火焰溫度。此溫度為可燃混合物燃燒後所能得到的最高溫度,因為非絕熱及不完全的燃燒過程,將會使得燃燒後的溫度較低。
|
溫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溫暖的房屋。漢.桓寬《鹽鐵論.鹽鐵取下》:「被英裘、處溫室、載安車者,不知乘邊城、飄胡代、鄉清風者之危寒也。」
2.一種特殊設計培養植物的建構,覆蓋以透明材料可保持室內溫度,甚或加有人工控溫設施以利生物的生長、發育。
3.比喻舒適,並且得到良好照顧的環境。如:「生長在溫室裡的花朵,是經不起考驗的。」
|
舊夢重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比喻回憶或重新經歷過去種種。如:「他渴望再到歐洲一遊,舊夢重溫。」也作「重溫舊夢」。
2.比喻與失和或失去連絡的舊故,再次聚首,重修舊好。如:「能再跟前妻舊夢重溫,彌補了他多年的遺憾與歉疚。」也作「重溫舊夢」。
|
逆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正常情況下的大氣層中,溫度大抵隨高度升高而降低,但是也會隨高度升高而增加,這種現象可以發生於鋒面附近,大氣邊界層頂或冬天晴朗無風夜晚的地面附近。
|
溫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複習讀過的書。如:「睡前溫書是他多年的習慣。」
|
寒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冷暖。《晏子春秋.內篇.諫下》:「故魯工不知寒溫之節,輕重之量,以害正生。」《後漢書.卷四九.仲長統傳》:「苟目能辯色,耳能辯聲,口能辯味,體能辯寒溫者,將皆以脩絜為諱惡。」
2.見面時彼此問候生活起居,或泛談氣候寒暖等的應酬話。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陽羨書生》:「仍與彥敘寒溫,書生臥欲覺。」《紅樓夢》第九二回:「彼此相見,敘些寒溫。」也作「寒暄」、「暄涼」。
|
環境溫度遞減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實際的大氣層中,其垂直方向的氣溫遞減情形稱為環境溫度遞減率,通常以℃/100公尺表示。在對流層中,大氣的主要能量是來自地球的長波輻射,因此愈接近地面,其氣溫愈高;反之,愈向高空,其氣溫愈低。就平均而言,在對流層內,環境溫度遞減率大約為0.65℃/100公尺。實際環境溫度遞減率並非固定不變,它是隨時隨地並隨高度而變化。在對流層下部,大約在地面至2000公尺高的大氣層中,其環境溫度遞減率約為0.3—0.4℃/100公尺;在對流層中部,大約在2000至6000公尺高的大氣中,其環境溫度遞減率約為0.5—0.6℃/100公尺;在對流層上部,也就是在6000公尺以上的高空中,其環境溫度遞減率約為0...
|
溫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滋味濃厚。《文選.枚乘.七發》:「飲食則溫淳甘膬,脭醲肥厚。」
|
內溫動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對於外溫動物,體溫維持主要靠相體內代謝所產生的熱能。如:鳥類及哺乳類。一些昆蟲、魚類及爬蟲類,亦可利用體內代謝所產生的熱能,暫時維持體溫。(參見『溫度調節』)。
|
燃犀溫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能洞察事物的人。元.范康《竹葉舟》第三折:「你莫不是燃犀溫嶠江心裡走,你莫不是鼓瑟湘靈水面上遊。」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