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風起雲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風驟起,烏雲密布。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一一九.羅真人降雨助金驗》:「眾知嫗即羅真人也,於是見處焚香以告焉,俄而風起雲布,微雨已至,眾乃還家是夕數十里內甘雨告足。」
金蘭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結拜兄弟交換系譜的證書。唐.馮贄《雲仙雜記.卷五.金蘭簿》:「戴弘正每得密友一人,則書於編簡,焚香告祖考,號為『金蘭簿』。」也稱為「蘭譜」、「金蘭譜」。
降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天子為祈禱晴雨而焚香祭神,稱為「降香」。後泛指至寺廟進香膜拜。《西遊記》第三六回:「你豈不知我是僧官,但只有城上來的士夫降香,我方出來迎接。」
接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民間習俗。相傳年前的臘月二十四日是送神日,下界諸神都升天述職,到了正月初四再返回下界繼續監督人們。故民間便在初四時準備祭品迎接諸神,除了焚香、點燭、燒金外,還須燃放爆竹,並焚燒木刻印刷的神馬與天兵。
新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新編成的軍隊。《左傳.成公十六年》:「韓厥將下軍,郤至佐新軍。」唐.杜甫〈曲江對雨〉詩:「龍武新軍深駐輦,芙蓉別殿漫焚香。」
香火姊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意氣相投,焚香結拜的人。宋.羅燁《醉翁談錄.丁集.卷一.潘琼兒家最繁盛》:「兒家凡遇新郎君輩訪蓬舍,曲中香火姊妹則必醵金來賀。」也作「香火兄弟」。
炷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焚香。宋.周密《乾淳歲時記.元正》:「先詣福寧殿龍墀及聖堂炷香。」《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每日清晨,在神堂前過,只在門外略略瞻禮,叫小童進去炷香完事。」
柳戶花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妓院。妓女聚居的地方。元.馬致遠〈青杏子.世事飽諳多套.怨別離〉曲:「柳戶花門從瀟灑,不再蹅,一任教人道情分寡。」《孤本元明雜劇.神仙會.楔子》:「此女子還是有仙風道骨,不肯隨俗同塵,每夜焚香告天,不願居於柳戶花門。」也作「柳門花戶」、「花門柳戶」。
博山香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焚香所用的熏爐。上有蓋,下有底座,蓋上雕鏤成山巒形,山上還雕出人物和動物,似傳說中的海上仙山博山。有銅製、陶瓷製,一般製作都十分精緻。《西京雜記》卷一:「長安巧匠丁緩者……又作九層博山香爐,鏤為奇禽怪獸,窮諸靈異,皆自然運動。」宋.呂大臨《考古圖》卷一○:「博山香爐,象海中博山,下有槃貯湯,使潤氣蒸香,以象海之回環。」
乘龍佳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好女婿。參見「乘龍」條。《醒世恆言.卷七.錢秀才錯占鳳凰儔》:「高贊為選中了乘龍佳婿,到處誇揚。」明.王玉峰《焚香記》第五齣:「我只願得乘龍佳婿,是吾之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