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王盛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盛弘,1970 年出生於農家,根扎在農地,枝枝葉葉向著都市試探伸展;1988 年負笈北上,是一株懷抱母土投奔異鄉的植物; 1995 年退役後繼續留在台北,自覺到彷彿是一顆種籽,孤身遠離了母體之後,一旦落土,便有自信在那裡穩穩地把根扎下。王盛弘近年來潛心於散文創作,獲梁實秋、教育部等十餘項文學獎;曾任聯合報編輯,獲金鼎獎肯定。著有散文集《桃花盛開》(爾雅)、《假面與素顏》(九歌) 得過台北文學獎 〈三稜鏡、獲第五屆台北文學年金梁實秋文學獎、〈歌舞春風〉獲第十二屆散文組佳作、 梁實秋文學獎 〈生命的微笑〉獲第九屆散文組第...
羈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滯留異鄉,漂泊無依。隋.盧思道〈為高僕射與司馬消難書〉:「羈泊水鄉,無乃勤悴。」
休慼是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兼備的青年,前途光明無限,因此在病重的時候,叮嚀兒子單頃公說:「要好好善待晉國的公子,因為他雖然身處異鄉,但卻非常關心晉國的一切,不忘其本,自覺與晉國的榮辱安危互相關聯。現在的晉厲公是個昏君,將來孫周一定會回國去接任國君,繼承王位,所以你一定要好好對待他。」後來,晉國發生叛亂,厲公被殺,孫周果然被迎回晉國,即位為晉悼公。後來「休戚與共」這句成語,當就從這裡的原文「為晉休戚,不背本也」演變而出,形容彼此同甘共苦。
外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外邊、外地來的。[例]他雖是外來的異鄉客,但與本地人相處卻非常融洽。
鄉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思念家鄉的心情。如:「異鄉遊子最難耐鄉思的情愁。」
同休等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兼備的青年,前途光明無限,因此在病重的時候,叮嚀兒子單頃公說:「要好好善待晉國的公子,因為他雖然身處異鄉,但卻非常關心晉國的一切,不忘其本,自覺與晉國的榮辱安危互相關聯。現在的晉厲公是個昏君,將來孫周一定會回國去接任國君,繼承王位,所以你一定要好好對待他。」後來,晉國發生叛亂,厲公被殺,孫周果然被迎回晉國,即位為晉悼公。後來「休戚與共」這句成語,當就從這裡的原文「為晉休戚,不背本也」演變而出,形容彼此同甘共苦。
淪落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流落異鄉的人。唐.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不識高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能分別是非好壞。《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相公白龍魚服,隱姓潛名,倘或途中小輩不識高低,有毀謗相公者,何以處之?」《警世通言.卷一七.鈍秀才一朝交泰》:「誰知世人眼淺,不識高低。聞知異鄉公子如此形狀,必是個浪蕩之徒,便有錦心繡腸,誰能信他?誰能請他?」
殊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異鄉。《文選.班固.西都賦》:「踰崑崙,越巨海,殊方異類,至于三萬里。」唐.杜甫〈九日〉詩:「殊方日落玄猿哭,舊國霜前白雁來。」
異地相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異鄉相遇。唐.李咸用〈春日喜逢鄉人劉松〉詩:「故人不見五春風,異地相逢嶽影中。」《兒女英雄傳》第一二回:「父子異地相逢,也不免落淚。」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