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2.183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漢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日語中讀漢字的發音。以隋、唐傳入日本的中國北方音為基礎,可作漢語音韻史研究材料。
音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字表現於發音上的形式。中文字多一字一音讀,亦有一字具有數個音讀的情形。
2.一種日文所用漢字的發音。多少保留漢字傳入日本時的漢語音,而分吳音、漢音二種,與日語原來的同義詞音(所謂訓讀)不同。如日文「山」可以依音讀唸san,也可以依訓讀唸yama。
開口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音學上指沒有介音,或主要元音不是ㄧ、ㄨ、ㄩ的韻母。發音時雙脣開展,故稱為「開口呼」。
母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音時氣流不受阻者,稱為「母音」。均可獨自成音,如國音字母中的ㄚ、ㄛ、ㄜ、ㄝ等。
子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音時氣流受阻所造成不帶音的噪音。相對於母音而言。如國音字母中之ㄅ、ㄆ、ㄇ、ㄈ等均屬之。也稱為「輔音」、「聲母」。
同化作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語音變化的現象。指當兩個不相同或不相似的音在一起唸時,由於互相影響,為了發音的方便,使這兩個不相同或不相似的音變成相同或相似的音。
牙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語音學中稱發音部位在上顎的為「牙床」。
口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雜技。運用口腔的發音技巧來模仿各種聲音。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封臺》:「像聲即口技,能學百鳥音,並能作南腔北調,嬉笑怒罵,以一人而兼之,聽之歷歷也。」
弱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一種由發音器官緊張度減弱所產生的音變現象。例如「來了」不念ㄌㄞˊ ㄌㄧㄠˇ,而念ㄌㄞˊ .ㄌㄜ,或如「歷史」的「史」雖保留三聲,但重音在「歷」上,以致「史」的發音變得較弱而模糊。
音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語音在連續發音詞句中,因受前後音影響,而發生變化或語言中某音古今發音有別,都稱為「音變」。常見的音變有同化、異化、弱化、交替等。如口語的「很好」,「很」字變為陽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