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美國國際開發總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西元一九六一年依美國援外法案成立的機構。隸屬美國國務院,直接對美國總統及國務卿負責。主要工作是執行對外國的軍事性援助;援外對象以美國友邦為主,但不限與美國有軍事結盟關係的友邦。亦有非軍事性的援外計畫,通常包括提供貸款或贈款給低度開發國家,承擔美國私人海外投資所冒的風險,支援對外國投資所作的調查和發展性研究工作,和對一些國際性的組織作貢獻。其目標是在普遍提高各國的生產力,協助各國對經濟資源作有效的利用。
明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誓結盟。《文選.潘岳.寡婦賦》:「蹈恭姜兮明誓,詠柏舟兮清歌。」《文選.阮籍.詠懷詩一七首之四》:「丹青著明誓,永世不相忘。」也作「盟誓」。
華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生卒年不詳,春秋時宋人。歷事文、共、平三君,共四十年。因見國家處於楚、晉兩大國間,飽受戰爭之苦,倡和平運動,使兩國結盟於宋,為史上著名的第一次弭兵之約。
同盟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意參加共同締結盟約者。
拜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結盟為兄弟。《儒林外史》第二回:「顧二哥是俺戶下冊書,又是拜盟的好弟兄。」
譜兄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異姓結盟兄弟。也稱為「拜把兄弟」、「拜把子」。
要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武力劫持而要求結盟。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祝盟》:「周衰屢盟,以及要劫〔契〕,始之以曹沬,終之以毛遂。」
大同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數國家或團體共同締結盟約所形成的大團體。
劫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逼人締結盟約。語本《左傳.哀公十六年》:「太子使五人輿豭從己,劫公而強盟之。」如:「中俄戰爭之後,我國被俄人劫盟簽下璦琿條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