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4.49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執牛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諸侯結盟時,割牛耳並取血塗口以表示誠信。牛耳由主盟者執珠盤盛裝,故稱盟主為「執牛耳」。後泛指人在某方面居領導地位。[例]他的研究成果使他在敦煌學方面居於執牛耳的地位。
爭先恐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國和楚國的地位是對等的,如果讓晉國一直在先,這就是楚國比晉國弱小了。而且晉國、楚國交換著主持諸侯的結盟已有很長一段時間了,怎能說晉國一直是盟主呢?因雙方爭執不下,於是叔向對趙孟(二人均為晉國臣子)說:「諸侯是歸服於晉國的德行,不是歸服於晉國是否主持盟會。你致力於修明德行,不要去爭搶歃血的先後。諸侯結盟,小國本就應有一個出來負責結盟諸種事物的,此次就讓楚國做為晉國的小國,不也可以嗎?」因此就讓楚國先歃血。 「恐後」是出自於《漢書.卷一四.諸侯王表》,內容是說王莽在西漢末年時,已察知漢朝即將走到盡頭,國力衰微,因而心生貪念,以外戚的權勢,作威作福,行使命令。其他的諸侯王看到這樣的局勢,都紛紛向王...
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西班牙的簡稱。[例]西、葡兩國結盟
痛心疾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秦國的態度反覆,時常來犯。為了解決紛爭,最後兩國訂立『令狐之盟』,沒想到秦國不但背棄盟約,並且和楚國結盟,對上天和秦國、楚國的歷代先君盟誓說:『秦國雖然和晉國結交往來,但只追求利益,不顧其他。』事實上,楚人厭惡秦國的反覆無常,於是轉告晉國,要好好懲罰意志不專一的秦國。其他諸侯知道這件事後,也都痛恨秦國到了極點,大家都來親近晉國。晉國要秦國做個了斷,是要戰爭還是要和平共處。」同年五月,晉國和諸侯國聯軍,打敗秦國。後來原文中的「痛心疾首」演變為成語,用來指痛恨到極點。
仰人鼻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戒心,常縮減糧援,想以此削弱袁紹的兵力。後來,韓馥的屬下麴義造反,他出兵鎮壓失敗,袁紹想藉機和麴義結盟,共同對抗韓馥。但謀士逢紀卻勸他說:「要做大事,必須要有更多的資源。冀州地廣物豐,為首的韓馥生性怯懦、才能平庸,不如想辦法把它奪過來吧!」逢紀並建議袁紹鼓動北方的公孫瓚帶兵南下,韓馥一定嚇得手足無措,再派人去向他遊說,分析目前情勢對他不利,而袁紹有才幹,不如把冀州讓給他,既可保全性命,又可以得到讓賢的美名。果真韓馥聽了說客的話,答應將冀州讓給袁紹。韓馥的部下聞訊趕緊勸阻說:「我們冀州雖地處偏遠,但也有百萬兵力,糧食夠吃上十年,袁紹算什麼!他的實力根本比不上我們,還得『仰我鼻息』,靠我們支援才...
武則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進宮,以擊敗蕭淑妃;於是,武則天便第二度入宮。 宸妃武昭儀入宮後,受皇上的寵愛,促成王皇后與蕭淑妃結盟,共對武昭儀。永徽四年末,武則天生了一女孩,唐高宗視為掌上明珠。一天,王皇后看望小公主離開後,高宗到武昭儀房間看望嬰兒,發現嬰兒已經死了。昭儀失聲痛哭,責問侍女後,知道王皇后來過,於是高宗認為是皇后幹的。這是王皇后被廢之因,不過有人揣測是皇后離開後,武則天自己扼殺了女兒,栽贓王皇后。是以,高宗曾下詔特封武則天為「宸妃」,以提高武則天的地位。 皇后武則天當上皇后,為控制後宮,消除隱患,殘忍地殺害了王皇后和蕭淑妃。武則天當...
風馬牛不相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左傳.僖公四年》載,魯僖公四年時,齊桓公以諸侯的軍隊攻打蔡國,蔡國潰敗後,接著又進兵征討楚國。楚成王便派遣使者前去交涉說:「齊國地處北海,楚國地處南海,兩國相距遙遠,毫無利害關係和牽連。即便放逸馬牛雌雄相誘相追逐,也不可能發生越界的事。不知貴國為什麼要攻打我們呢?」後來雙方估量彼此實力相差無幾,真打起來,大家都無好處。便結盟和好,結束這件事情。後來「風馬牛不相及」被用來比喻事物彼此之間毫不相干。
各自為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卒年不詳。歷事文、共、平三君,共四十年。因見國家處於楚、晉兩大國間,飽受戰爭之苦,倡和平運動,使兩國結盟於宋,為春秋史上著名的第一次弭兵之約。 (3) 食:音ㄙˋ,拿食物給人吃。 (4) 羊斟:春秋時宋國人,生卒年不詳。宋師華元之御者,因華元殺羊不與,及戰,驅車直入鄭師,致華元被俘。 (5) 與:音ㄩˋ,在其中。 (6) 疇昔:昔日、從前。〔參考資料〕 《詩經.小雅.節南山》不弔昊天,亂靡有定。式月斯生,俾民不寧。憂心如酲,誰秉國成?不自為政,卒勞百姓。
東道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界,勢必又要擴張它西邊的領土,到時晉國不損害秦國,還能從哪裡取得土地呢?」秦穆公聽了很高興,就和鄭國結盟,派了杞子、逢孫、楊孫在鄭國戍守,自己則撤軍回國了。後來「東道主」被用來泛指接待或宴請賓客的主人。
爾詐我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共公、平公三君,共四十年。因見國家處於楚、晉兩大國間,飽受戰爭之苦,倡和平運動,於共公十年,使兩國結盟於宋,為史上著名的第一次弭兵之約。 (7) 質:音ㄓˋ,用財物或人作保證以為抵押。 (8) 爾:第二人稱代名詞,相當於「汝」、「你」。 (9) 詐:欺騙。 (10) 虞:猜度。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