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1.09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鮫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傳說中鮫人所織的絲、薄紗。唐.李嶠〈素〉詩:「妙奪鮫綃色,光騰月扇輝。」唐.溫庭筠〈張靜婉採蓮歌〉:「掌中無力舞衣輕,剪斷鮫綃破春碧。」
2.絲製手帕、手。唐.唐彥謙〈無題〉詩一○首之一○:「雲色鮫綃拭淚顏,一簾春雨杏花寒。」宋.陸游〈釵頭鳳.紅酥手〉詞:「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細緻的絲。《淮南子.齊俗》:「縑之性黃,染之以丹則赤。」《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褚少孫補東方朔傳》:「數賜縑帛,檐揭而去。」
彊弩之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強弩發射的箭,至射程盡頭,力量削弱,連帛也穿不過。語本《史記.卷一○八.韓長孺傳》:「彊弩之極,矢不能穿魯縞;衝風之末,力不能漂鴻毛,非初不勁,末力衰也。」比喻氣衰力竭。《三國志.卷三十五.蜀書.諸葛亮傳》:「曹操之眾,遠來疲弊,聞追豫州,輕騎一日一夜行百餘里,此所謂『彊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也作「強弩之末」。
補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補足或償還。《宋史.卷三二七.王安石傳》:「保馬之法,凡五路義保願養馬者,戶一匹,以監牧見馬給之,或官與其直,使自市,歲一閱其肥瘠,死病者補償。」《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五:「於潛商人,缺了官百疋,招道:『在你家花費。』將何補償?」
縞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純白色的。漢.桓寬《鹽鐵論.非鞅》:「縞素不能自分於緇墨,聖賢不能自理於亂世。」
租庸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唐代賦稅徭役的制度。以均田制為基礎,丁男、中男授田一頃,每年納粟二石,稱為「租」;每年服勞役二十日,或若不服役,每日交三尺,稱為「庸」;每戶每年繳納定額的絲、麻等物產,稱為「調」。安史之亂後,均田制被破壞,此法遂為兩稅制所取代。
縞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白色生所製的衣裳。《詩經.鄭風.出其東門》:「縞衣綦巾,聊樂我員。」
鉛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鉛粉做成的筆,用來塗改帛或紙上的錯字。《文選.任昉.為范始興作求立太宰碑表》:「人蓄油素,家懷鉛筆。」
蔡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郊,不可令佞臣執筆在幼主左右,後令吾徒並受謗議。」邕遂死獄中。  曾于《曹娥碑》背面題八字隱語「黃幼婦,外孫虀臼。」為楊脩所道破:「黃縜乃顏色之絲也。『色』傍加『絲』,是『絕』字。幼婦者,少女也。『女』傍『少』字,是『妙』字。外孫乃女之子也。『女』傍『子』字,是『好』字。虀臼乃五辛之器也。『受』傍『辛』字,是『辭』字。總而言之,是『絕妙好辭』四字。」參考資料:網路資料及維基百科。
珊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形容女子緩步慢移的姿態。宋.無名氏《李師師外傳》:「又良久,見姥擁一姬珊珊而來。淡妝不施脂粉,衣素,無豔服。」《聊齋志異.卷三.連瑣》:「一更向盡,有女子珊珊自草中出,手扶小樹,低首哀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