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174.44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出於一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魏王思政於潁川,死於斯役。 (7) 吳明徹:西元514∼580?,字通昭,南朝陳秦郡人。略涉書史經傳,從汝南周弘正學天文遁甲,略通其術。入陳,遷安南將軍。宣帝時,詔加侍中,統眾軍十餘萬北征,進克仁州,封南平郡公。進攻彭城,大破北齊軍於呂梁,授南兗州刺史。後為北周徐州總管梁士彥擊敗,與將士三萬人均被俘,卒於長安。 ◎2宋.洪邁《容齋三筆.卷三.奸鬼為人禍》晉景公疾病,求醫於秦,秦伯使醫緩為之,未至,公夢疾為二孺子,曰:「彼良醫也,懼傷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醫至,曰:「疾不可為也。」隋文帝以子秦孝王俊有疾,馳召名醫許智藏,俊夢亡妃崔氏泣曰:「本來相迎,如聞許智藏將...
交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互相、相互。《詩經.小雅.角弓》:「不令兄弟,交相為瘉。」《南史.卷七一.儒林傳.司馬筠傳》:「經傳互文,交相顯發。」
《一個人的聖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者:高行健 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1940年生於江西贛縣,祖籍江蘇泰州。小說家、戲劇家、畫家,現居巴黎。著有長篇小說《靈山》、中篇小說集《有隻鴿子叫紅唇兒》、短篇小說集《給我老爺買魚竿》;劇作十八種,分別收集在《高行健戲劇集》、《山海經傳》、《高行健戲劇六種》、《周末四重奏》等書中;論著有《現代小說技巧初探》、《對一種戲劇的追求》、《沒有主義》、《論寫作》。 內容介紹:以一個在文化大革命中浮沈不定的芥民,為了生存不得不在人前戴上面具,參與赤裸裸的鬥爭,但為又怕自己成了另一個人,於是在人後又期盼屬於自己的私密空間...
麤枝大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粗枝大葉」之典源,提供參考。 ※《朱子語類.卷七八.尚書一.綱領》〈書序〉1>恐不是孔安國2>做。漢文3>麤4>枝大葉,今〈書序〉細膩,只似六朝5>時文字。 〔注解〕 (1) 〈書序〉:《書經》的序文,疑為孔安國所作。 (2) 孔安國:西元前156?∼前74?,孔子十二世孫,西漢大儒。治古文尚書,以今文讀之,又作古文孝經傳、論語訓解。 (3) 漢文:漢代的文章。 (4) 麤:音ㄘㄨ,同「粗」,不精緻、不細膩。 (5) 六朝:三國至隋統一前後三百餘年的歷史時期,稱為六朝。
脊髓損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完全性的,即意外或疾病後仍有部分的運動及感覺的傳導存在,叫做「兩下肢部分麻痺」。2.四肢麻痺:指神經傳導阻礙存在較高的頸部,使四肢〈雙手、雙腳〉都受影響而失去運動或感覺的功能,因同時會有呼吸機的麻痺而引起呼吸動作受限制,同時咳痰的動作不易進行。3.自主神經失調:因為人體的脊髓神經掌管部分的自主神經功能〈包括心跳、血壓、排汗、大小便控制和性功能〉。所以脊髓損傷常會造成大小便失禁、體位性低血壓以及性功能失常等。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脊髓損傷英文關鍵字: spinal cord injury 參考資料:周俊良著。幼兒特殊教育...
語言障礙兒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言障礙兒童目錄1 一、語言相關系統2 二、定義3 三、種類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一、語言相關系統 聲音的傳導經過外耳、中耳、內耳,由聽神經傳達到大腦,屬於聽感覺,是為語言相關系統的「輸入系統」。大腦左半球語言中樞接收訊息後,產生聽知覺,理解所聽到的聲音是什麼意思。因此,兒童大腦左側顳葉區如受損時,會傷害說話與語文的能力,此一部分屬於語言相關系統的「整合系統」。咽喉、嘴唇、牙齒、舌頭等是我們講話所必備的器官,即構音器官,屬於語言相關系統的輸出系統。 二、定義特殊教育法第三條第二項第四款所稱語言障礙,指語言理解或語言表達...
陸希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 唐人。陸希聲是陸九淵的八世祖。為仰山慧寂門人。曾爲唐昭宗之相,五代末因避戰亂遷居金溪,遂買田治生,貲高閭裏,成爲地方上有名的豪門大族。陸希聲論著甚多。 著作: 《全唐詩》21首《道德真經傳》 詩賞: 《陽羨雜詠十九首─茗坡》陸希聲「二月山家穀雨天,半坡芳茗露華鮮。春醒酒病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不見書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不見經傳」。見「不見經傳」條。01.《史記.卷六七.仲尼弟子列傳.序》:「自子石已右三十五人,顯有年名及受業聞見于書傳。其四十有二人,無年及不見書傳者紀于左。」(源)
女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書名。清藍鼎元編,共六卷。博采經傳格言,旁及史傳,以婦德、婦容、婦言、婦功四項內容教導婦女。
打草蛇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打草驚蛇」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在宋朝鄭文寶所著的《南唐近事》一書中,曾記載這麼一個故事:王魯,南唐人,生卒年不詳,曾任當塗縣的縣令。他在任上時,貪汙收受錢財。有一天,他在府裡批示案件,其中有一個案件是地方百姓聯名控告主簿貪收賄賂。王魯看了嚇一跳,事實上收賄的不只主簿一人,他也有份,於是在卷宗上批示:「你們雖然只是用棍子打草叢,但是我就像藏身在草叢中的蛇,已經有所警惕。」這件事一經傳揚出去,成為好事的人取笑批評的話柄。後來「打草驚蛇」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行事不密,致使對方有所警覺,而預先防備。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