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禮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孝景前三年徙王魯。”“恭王初好治宮室,壞孔子舊宅以廣其宮,聞鐘磬琴瑟之聲,遂不敢復壞,於其壁中得古文經傳。”《移書讓太常博士》「及魯恭王壞孔子宅,欲以為宮,而得古文於壞壁之中,逸禮有三十九篇,書十六篇。」,其中十七篇與《儀禮》相同,《奔喪》、《投壺》見於另外四十篇中,禮家將其錄於《禮記》之中,得以流傳,而其余篇章,因為藏之秘府,世人難得一見,後來散逸不傳,稱為“逸《禮》”。朱熹撰有《朱子家禮》一書,他認為“《禮記》只是解《儀禮》”《朱子語類•卷八十七》。阮元在《書東莞陳氏<學蔀通辯>後》說:“朱子中年講理,固...
閃閃發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名聲很大。[例]昔日他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演員,如今已是閃閃發光的一顆明星了。
聖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聖人與賢人。南朝宋.顏延之〈北使洛〉詩:「在昔輟期運,經始闊聖賢。」《三國演義》第八六回:「古今興廢,聖賢經傳,無所不覽。」
廣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方面、大範圍。多指學識豐富,胸懷廣大。《後漢書.卷四○.班彪傳上》:「若遷之著作,採獲古今,貫穿經傳,至廣博也。」《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八:「今小子說一個松江富翁姓潘是個國子監監生,胸中廣博,極有口才。」
千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數目極多。《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夫儒者,以六藝為法,六藝經傳以千萬數,累世不能通其學,當年不能究其禮。」也作「萬千」。
著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作品。《後漢書.卷四○.班彪傳上》:「若遷之著作,採獲古今,貫穿經傳,至廣博也。」
一字褒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解釋3 故事內容4 相似、相反詞4.1 同義詞4.2 反義詞5 例句 出處西晉杜預春秋經傳集解序:「春秋雖以一字為褒貶,然皆須數句以成言。」語譯:春秋雖然只用一個字就可以表達褒或貶,但還是需要用幾個字來湊成一句話。 解釋形容記事、論人的用詞嚴格有分寸。 故事內容無。 相似、相反詞 同義詞春秋之筆、春秋斧鉞(ㄩㄝ\)、春秋筆削(ㄒㄩㄝ\) 反義詞信口胡謅(ㄗㄡ)、信口開河、信口雌黃 例句他執筆報章社論,下筆剛勁簡潔,一字褒貶,無須贅言。
責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律上指法院或檢察官將羈押的被告,或認為有羈押原因而無羈押必要的被告,交付於得為其輔佐之人或該管區域內其他適當的人,而停止或免除羈押行為。[例]受責付的人應出具證書,載明如經傳喚應令被告隨時到場。
嗅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體或一些動物鼻腔上的黏膜有嗅細胞,空氣中的氣味分子刺激嗅細胞,其神經衝動由嗅神經傳到大腦而產生嗅覺,能辨別物的香臭。也作「臭覺」。
蹈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襲成規,而不能自闢途徑。《金史.卷一二六.文藝傳下.李經傳》:「喜出奇語,不蹈襲前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