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6.52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徙日移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移天易日」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移」、「易」,均有變換之意,「移天易日」是指將天日改換了,出自於《晉書.卷五九.齊王冏列傳》。內容記載晉惠帝時,趙王司馬倫聽信寵臣孫秀的話,偽造聖旨廢后,誣殺忠良,還將惠帝驅逐,奪權篡位,引起眾怒。齊王司馬冏等人起兵討伐他,兩人因而伏法。但平亂後,司馬冏權勢漸大,態度日趨驕傲,也逐漸引起眾人不滿。河間王司馬顒上書陳述他的罪狀,司馬冏聽說後非常苦惱,與部屬商議該如何應對。有人建議他將權力讓出來,從事中郎葛旟聽了生氣地說:「趙庶人聽任孫秀,移天易日,當時喋喋,莫敢先唱。」意思即是指當初趙王司馬倫聽信孫秀的話,胡作非為,當時大家都在私底下談論,沒人敢發難...
問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審訊罪人,推問案情的官吏。《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誰想問官糊塗,只圖了事,不想捶楚之下,何求不得?」《警世通言.卷三六.皂角林大王假形》:「降了三個聖旨:第一、問開封府問官追官勒停。」
七竅煙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告訴父親說,家人都在瓦崗城中安頓妥當,請邱瑞歸降。邱瑞聽後一時急得七竅生煙,主意全無。一會兒接到聖旨說皇上要賜死自己,邱瑞長歎一聲,吩咐邱福先去通報,即收拾十五萬人馬,歸降瓦崗。「七竅生煙」這句成語多用來形容焦急或氣憤到了極點。
蹴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古代的踢球遊戲。參見「蹴鞠」條。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補遺.刑部.賭博厲禁》:「洪武二十二年聖旨:學唱的割了舌頭,下棋打雙陸的斷手,蹴圓者卸腳。」
邱良功母節孝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閩地區一級古蹟。位於金門後埔街上。創建於清嘉慶年間。為表揚振威將軍邱志仁妻許氏含辛茹苦撫養子嗣,潔身守寡二十多年的貞德而建。由許氏的兒子,當時官拜浙江提督的邱良功上奏朝廷,請准旌表建坊,因而此坊上端正中鑲有石雕聖旨匾。此坊高約十一公尺,石材極佳,造形、雕刻精巧卓越。
驀忽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突然的。《五代史平話.漢史.卷上》:「驀忽間,聽得路上往來人說道:『太原路有使命齎擎後唐明宗皇帝聖旨到來開讀,要招募強壯人充軍,以備防禦契丹入寇。』」明.凌濛初《紅拂記》第一齣:「俺驀忽間生擺下孔雀屏,你夢魂中平喚起鴛鴦會。」
明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聖旨。《水滸傳》第二七回:「讀了朝廷明降,寫了犯由牌,畫了伏狀。」《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九:「待我申請朝廷,討個明降,免你死罪。」
枷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帶枷示眾。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四折:「著重責四十板,枷號三個月。」《金瓶梅》第一七回:「聖旨下來,拿送南牢問罪。門下親族用事人等,都問擬枷號充軍。」
嚴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君父、長上的命令。《史記.卷四三.趙世家》:「進受嚴命,退而不全,負孰甚焉。」唐.張九齡〈謝知制誥狀〉:「述宣聖旨,誠恐不逮,跪受嚴命,伏增悚惕。」
焚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朝廷命官若蒙皇帝恩遇或升官,需用黃紙繕寫詔書一張,祭告家廟,稱為「焚黃」。《警世通言.卷一七.鈍秀才一朝交泰》:「來春又中了第十名會魁,殿試二甲,考選庶吉士。上表給假還鄉,焚黃謁墓,聖旨准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