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687.5011 ms
共 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叛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叛國家。如:「通敵叛國者,罪處極刑。」
|
乳臭未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西漢淮陰人。年輕時曾忍胯下之辱,後助漢高祖伐魏、舉趙、降燕、破齊,封為齊王,後徙封楚王。高祖熒欋背叛,擒置咸陽,降封淮陰侯,終為呂后所殺。
(6) 當:通「擋」,音ㄉㄤˇ。匹敵、抵抗。
|
攜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離心,背叛。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部落攜離,酋豪猜貳。」
|
捷足先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手下大將。韓信打敗齊王田廣後,被封為齊王,當時擁有的武力比劉邦還要強大,謀士蒯(ㄎㄨㄞˇ)通於是勸他背叛劉邦,暗通項羽,將來再自立為王。當時韓信並沒有接受蒯通的建議,反而是劉邦對韓信起了疑心,後來藉機將他貶為淮陰侯,使韓信心有不甘,才暗中聯絡另一大將陳豨(ㄒㄧ),準備謀反。然而當時劉邦的勢力已經成熟,接到密報後便親自帶兵平息了這場叛變。韓信被殺前,無限懊悔,他嘆息著說:「我真恨自己當初不採用蒯通的計謀。」劉邦得知此言,便派人把蒯通抓來,想殺了他,蒯通爭辯說:「秦失去了政權,各路豪傑群起而爭之,才能高、動作快的自然就能爭得天下。現在精銳盡出,每個人都想要稱王,難不成您要把這些人全都殺了?況且當時...
|
四分五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四分五裂」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四分五裂」原指四方受敵,國土易被分解割裂。這個成語出自《戰國策.魏策一》。戰國時張儀在秦國任相國,受秦惠王重用,主張以連橫之策遊說六國,打算讓六國背叛合縱之約以事秦。張儀到魏國遊說魏王,想讓魏國首先事秦,讓其他各國效法跟進。張儀告訴魏王說:「魏國土地縱橫不到一千里,士兵不超過三十萬。四周地勢平坦,暢通四方的諸侯國,又沒有名山大川的阻隔。從新鄭到大梁只有二百多里,兵馬飛馳,不用花多少力氣就可以到達。南邊和楚國接境,西邊和韓國接境,北邊和趙國接境,東邊和齊國接境,士兵必須駐守四面邊疆,總計防守邊塞堡壘的人不下於十萬。剩下可以和敵人對壘,保護國家安全的部...
|
言從計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地位啊!」其中「言聽計用」即是指韓信所說的話、提供的計謀都被劉邦所重視、採用,因此他堅決地表示絕不背叛。後來「用」演變為「從」,指聽從某人說的話、出的計謀。形容某人深受信任。
|
乳腥未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西漢淮陰人。年輕時曾忍胯下之辱,後助漢高祖伐魏、舉趙、降燕、破齊,封為齊王,後徙封楚王。高祖熒欋背叛,擒置咸陽,降封淮陰侯,終為呂后所殺。
(6) 當:通「擋」,音ㄉㄤˇ。匹敵、抵抗。
|
反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叛的形相。《史記.卷一○六.吳王濞傳》:「高帝召濞相之,謂曰:『若狀有反相。』」《三國演義》第一○○回:「魏延素有反相,吾知彼常有不平之意。」
|
不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朝於王庭,指背叛的諸侯不來朝貢。《左傳.隱公十年》:「以王命討不庭。」晉.杜預.注:「下之事上皆成禮於庭中。」也作「不亭」。
|
奸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危害國家或團體的人。《警世通言.卷四.拗相公飲恨半山堂》:「若見此奸賊,必手刃其頭,刳其心肝而食之。」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