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1.193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排陣而戰。引申為爭強鬥勝。明.康海《中山狼》第一折:「誰弱誰強排陣,爭甜爭苦鬧蜂衙。」
鼻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古錢。上狹下廣,背平面凸,長七分,下闊三分,上銳處約闊一分,重十二銖。因正面文字連寫,筆畫有如一隻螞,而兩口像鼻孔,故稱為「鼻錢」。也稱為「鬼臉錢」。
蓬萊瘤顎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小型螞,職單態型,工體長2.9-3.3mm頭型心型。頭蓋上著生成對片狀毛,頭蓋側緣著生2對長絲狀毛。大顎延長平直呈鐮刀狀,大顎前緣齒退化較短,大顎前端分岔成2齒與1小齒。頭楯前緣明顯凹陷。觸角6節,錘節2節。前伸腹節齒明顯,海綿體構造不發達。腹柄節柄部長,下緣著生明顯片狀海綿體。具腹柄節瘤部但隆起不明顯,側緣著生明顯海綿體構造。後腹柄節側緣與下緣著生明顯海綿體構造。腹錘第一節背板光滑無刻紋,著生許多絲狀毛。腹錘第一節腹板前緣著生些許絲狀毛與海綿體構造。體軀單色深黃橙色或深黃色。
弓紋舟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前翅長約 18-28mm;雄蟲觸角前4/5雙櫛齒狀,其後絲狀,雌蟲者絲狀;頭部與體軀灰色;前翅前1/3段灰色,其後灰白色帶淺藍灰色調,而以中段最深,並參有紅褐色,亞外緣段各脈上具有紅褐色點斑;後翅於內緣半部灰褐色,其餘為灰白色帶藍綠色調。一般自然停棲狀態下後翅前緣會露出於前翅前緣之外。外觀近台舟蛾(Stauropus teikichiana teikichiana),然該種體型較大(前翅長約26-32mm),前翅除前1/3段外色調均勻呈灰藍褐色而可依此作辨識。
大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產於熱帶及亞熱帶。外形似螞,為白之生翼者,通常會於天雨時飛集燈下,或外出繁殖。多以木質物為食。俗稱「大水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縣不說「黃」,說成「黃仔(音vong11 ngie55 e31四)」。動物名。屬節肢動物科的昆蟲。體形較一般的螞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像螞一樣集結。形容盛多。唐.崔融〈為百官賀千葉瑞蓮表〉:「護蘇結,默啜蜂飛。」唐.柳宗元〈安南都護御史中丞充安南本管經略招討處置等使上柱國武城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張公墓誌銘〉:「制器足兵,潰茲結。」
2.棺木罩幕四角上所畫的花紋。《禮記.檀弓上》:「褚幕丹質,結于四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螞一樣到處爬動。形容紛擾不安。「」文獻異文作「螘」。《後漢書.卷二八上.馮衍傳》:「赤眉危國,天下螘動,社稷顛隕。」
錫蘭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小型螞,職單態型,工體長2.5–2.7mm,體表著生均勻長針狀毛。觸角窩呈圓形,觸角關節部份外露,無觸角溝。頭楯短退化。頭蓋表面平滑無明顯刻紋。大顎亞三角型;大顎前緣具7突齒。觸角10節,無明顯錘節。無複眼。前中胸癒合,前胸明顯拱型隆起。前胸背板側面較平滑無明顯刻紋。中胸明顯凹陷。後胸背板溝凹陷,呈溝縫狀。前伸腹節隆起不明顯;前伸腹節刺短,前伸腹節氣孔呈圓型。腹柄節與後腹柄節刻紋不明顯,具腹柄節下突起。腹錘背板光滑無刻紋。體軀雙色,頭部、中軀部與腹柄部呈紅橙色,腹錘部黃橙色。
邵氏黑豔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小型螞,職單態型,工體長2.6–2.7mm。頭型略微矩型。觸角窩呈圓形,觸角溝不明顯。頭蓋上明顯著生濃密長針狀毛,於前額部呈列狀成對排列,明顯波紋條狀刻紋,側面觀於複眼後側緣有一明顯光滑無刻紋部份。頭楯窄僅約頭寬之1/2,觸角窩貼近頭楯前緣;頭楯前緣兩側呈不規則齒狀隆起,具頭楯齒與頭楯側齒;頭楯 齒毛與頭楯前緣毛明顯。大顎三角型,大顎前緣前2齒大而明顯,後具明顯齒間部,一列約3~4小突齒位於大顎前緣基部。觸角12節,錘節3節;觸角柄節基部前緣有明顯膨大呈盤狀,著生明顯濃密針狀毛。複眼明顯。前中胸背板縱條皺紋狀刻紋明顯,縱條皺紋狀刻紋延伸至前伸腹節;著生濃密長針狀毛或長絲狀毛。中胸側板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