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屬於跳蛛科,可以容易觀察到其特化變大的一對前中眼。體色黑灰色,具有金屬光澤,為擬態成棘蛛,故稱為棘蛛,但其頭胸節癒合。與棘不同的是,其胸腹間沒有棘刺。雄蛛大顎較大,體長約0.6-0.8公分。本屬是小型的蜘蛛,體長一般在0.5公分左右,從外表,體色花紋不容易進行種的鑑定,台灣約有10種以上,通常需要在顯微鏡下比對細為特徵,加上棲地行為的觀察,才能確定其種類。由於本種的外型及行為都模擬螞,在野外遇到時常會誤以為是螞,必須仔細觀察其腳的數量,蛛有四對腳,牠會把第一對腳抬起來,模擬成螞的觸肢,只有三對腳行動。而且蛛與螞不同的還有其尾部會產生一條拖曳絲,以及跳蛛科特有的一對大前...
姬瘤顎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型螞,職單態型,工體長1.5-2mm。頭型心型。頭蓋上著生短片狀毛,頭蓋側緣著生1對明顯長絲狀毛。大顎延長彎曲呈鉗鉤狀,但長度明顯短於頭長的一半,具1個明顯大顎前緣齒,大顎前端分岔成2齒與2小齒。頭楯前緣平順無凹陷。觸角6節,錘節2節。前伸腹節齒退化,海綿體構造發達。腹柄節柄部長,下緣著生明顯片狀海綿體。具腹柄節瘤部但隆起不明顯,側緣著生明顯海綿體構造。後腹柄節側緣與下緣著生明顯海綿體構造。腹錘第一節背板光滑無刻紋,著生許多絲狀毛。腹錘第一節腹板前緣著生些許絲狀毛與海綿體構造。體軀單色深黃橙色。
吉悌細顎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型螞,職單態型,工體長8.5–9.5mm。頭型卵圓型。頭蓋明顯細條紋狀刻紋,著生長針狀毛。頭楯大,中央前緣突出呈三角盾狀,前緣平順著生許多長緣毛。大顎延長呈三角型,大顎前緣突齒退化消失。觸角12節。複眼大。前中胸背板縫明顯,中胸明顯隆起,前中胸背板明顯細條紋狀刻紋與著生許多針狀毛。中胸側溝微微凹陷不明顯,中胸側板細條紋狀刻紋。後胸側板細條紋狀刻紋。前伸腹節氣孔呈長型且封閉呈遺跡狀,前伸腹節刻紋明顯,前伸腹節著生短絲狀毛。中足脛節與後足脛節各具有1根櫛齒狀脛節距,跗節爪內緣呈櫛齒狀突齒。腹柄節無柄部,瘤部呈方形,不規則狀刻紋,著生些許針狀毛。腹錘背板著生些許直立針狀毛,螫針明顯。體軀單色...
多樣擬大頭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小型螞,職多態型,工體長2.4 – 2.6 mm,多態兵體長3.5 – 12.5 mm。頭型卵圓型。無觸角溝。頭蓋上著生數對長針狀毛;表面光滑無明顯刻紋。頭楯平滑,頭楯前緣微微凹陷,具明顯成對頭楯側毛與頭楯隆骨毛。大顎亞三角型;大顎5 齒,具2 個明顯前突齒與明顯齒間部,後3 齒 突狀較小。觸角11節,錘節2節。複眼大而明顯,由數十個小眼組成。前中胸背板微微隆起,表面平滑無刻紋;僅著生數對明顯成對之長針狀。前中胸癒合完全,前胸背板側面平滑無明顯刻紋。中胸腹板前溝明顯,中胸氣孔明顯。後胸背板溝凹陷明顯,呈溝縫狀;後胸氣孔退化不可見。前伸腹節刺明顯針刺狀,長度長於基部2倍,前伸腹節氣孔大...
鏊盤上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坐立不安的情景。《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四:「自實心裡好像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落的,身子好像鏊盤上螞,一霎也站腳不住。」
褐足扁琉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型螞,職單態型,工體長2.2– 2.4 mm。頭型圓型。後頭微凹,後頭隆線無明顯隆起。頭蓋著生短細毛。前額葉退化呈片狀傾斜將觸角窩部分蓋住;頭楯前緣中央微微凹陷,具頭楯側毛著生。大顎呈三角型或亞三角型,大顎前緣齒突15 個。觸角12 節,無明 顯錘節。複眼大,位於頭蓋中線中側緣。前胸背板無突起,前中胸背板縫明顯,前中胸背板著生1 對針狀毛。 無中胸側溝、中胸側板下側突起、中胸側板孔、中胸腹板前溝及中胸氣孔。後胸背板溝明顯,後胸腺孔開口靠近前伸腹節葉,後胸氣孔明顯。前伸腹節氣孔呈圓型,無前伸腹節刺,前伸腹節著生1對針狀毛。腹柄節呈管狀柄部長,無瘤部,無腹柄節刺與腹柄節下突起。腹錘背板著生...
錫金舟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前翅長約 18-22mm;頭、胸、腹部與前翅底色淡褐色,前翅中段具有淺墨綠色暈紋,前中線與後中線為淡黃色。於自然停棲狀態下後翅前緣與前緣毛外露於前翅前緣之外。
四紋型天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Myromexocentrus quadrimaculatus Hayashi, 1983 四紋型天牛 Myromexocentrus quadrimaculatus Hayashi, 1983 四紋型天牛是臺灣的天牛中非常稀有的種類,1980年日本採集者在墾丁公園採到一隻本種的雌蟲標本,稍後在1983年由已故的天牛學者林匡夫博士(M. Hayashi)發表,那件唯一的標本便成了該種的正模式標本(holotype),存放在東京的自然科學博物館。之後將近三十年間都沒人再採過這種天牛,直到2009年才再度發現其蹤跡,而且是一隻雄蟲。這隻標本經由採集者之一的鍾奕霆先生捐贈給本館,成為典藏品之一。...
台灣銼角形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雄蟲全身黑褐色至黑色。頭部背面觀長等於寬,近圓形;觸角黑褐色;複眼光滑無毛;前額及頭頂區域具密集凹穴與毛;前楯片前緣寬圓弧狀,中央隆突延伸至觸角窩;大顎表面被有細長凹穴與毛,具4齒,齒列基部深褐色,最基部齒呈截斷狀;小顎鬚及下唇鬚深褐色。前胸背板具稀疏的凹穴和毛,前緣具橫溝。中胸盾片具一對明顯縱溝;小盾片前端具橫向深溝。後胸背板前端具一對發達的斜向深溝。前伸腹節背面佈滿不規則紋路,中央具1條縱向隆突;氣孔後方各具1條斜向隆突,於中央隆突後方聯會,形成近V型。前翅透明帶有黃褐色,基部具半球狀黑褐色翅基片,翅脈褐色至深褐色,翅痣黑色;後翅透明,近端部黃褐色;翅主區不具顯著翅脈,基部具2條較短的骨化...
赭胸八色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Grallaricula flavirostris
體長10公分,為最小型的八色鶇,喙黃橙色,背部為橄欖褐色,頭部顏色稍灰,眼先及眼圈為黃褐色,胸部為紅棕色,腹部白色,胸部及脅有深褐色縱紋,尾羽極短,雌雄鳥羽色相同。
共8亞種,分布於中南美洲,由哥斯大黎加至厄瓜多西部及坡利維亞北部,海拔500~2,100公尺。
偏好原始林及附近高大的次生林,尤其是灌叢濃密的破隙地,在地面或低矮的藤蔓上活動,甚為好動,啄食昆蟲,鳴唱時常站在1~3公尺的密叢中,多單獨活動,不容易觀察。其繁殖的習性仍不清楚。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鶇科(Family Formicariidae)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