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4.156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稻村楹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稻村楹白 Incisitermes inamurae (Oshima, 1912) 的模式產地為台灣。最早由 Oshima 於 1912 年發表,但缺乏有翅型的型態描述。佛羅里達線蟲暨昆蟲學系的李後鋒博士 (現於中興大學昆蟲學系任教) 根據53個稻村楹白的族群樣本,其中包含有翅繁殖型 (winged neotenic)及三種不同體型的兵 (Large soldier, Small soldier, and Incipient soldier),於2009年針對稻村楹白各個階級進行完整的型態描述 (Li et al. 2009)。
野桐粉介殼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寬卵圓形,約1.8-2.3 (2.0) mm 長,1.1-1.7 (1.4) mm寬。觸角8節,約406-456 (437) μm長。唇基上唇鞘,約200-222 (209) μm長。下唇約150-194 (177) µm,略短於唇基上唇鞘。足發達。 前足:基節約94-117 (103) µm長;轉節+腿節約244-278 (259) µm長;脛節+跗節約183-206 (197) µm長;轉節+腿節長/脛節+跗節長約為0.73-0.82 (0.76);脛節/跗節約是1.40-1.92 (1.67)。中足: 基節約100-128 (115) µm長;轉節+腿節約256-289 (271) µ...
菲氏盲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型螞,職單態型,工體長6.3–6.5mm。頭型矩型。頭蓋光滑,著生針狀毛。頭楯前緣平順無齒突,具成對的頭楯側毛。大顎呈延長三角型,大顎前緣齒退化成小齒突狀。觸角12節,無明顯錘節。無複眼。前胸背板無突起,前中胸背板縫明顯,中胸背板前緣隆起,前中胸背板著生絲狀毛。無後胸背板縫,但凹陷明顯。前伸腹節明顯隆起。前足基節明顯膨大。後足脛節具有1根櫛齒狀脛節距。中後足脛節外緣著生許多剛毛。腹柄節柄部明顯,瘤部呈圓型,腹柄節下突起呈針狀突起。腹錘背板著生許多直立針狀毛,螫針明顯。體軀單色深紅褐色。
邵氏寡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極小型螞,職雙態型,工體長0.8–0.9mm,兵體長3.5–12.5mm。頭型矩型。無觸角溝。頭蓋上著生濃密短絲狀毛與稀疏長針狀毛;表面光滑無明顯刻紋。頭楯平滑,具明顯成對頭楯側毛與頭楯隆骨毛。大顎亞三角型;大顎5齒。觸角9節,錘節2節。複眼不明顯,由1個小眼組成。前中胸背板微微隆起,表面平滑無刻紋;著生明顯成對之長針狀與短絲狀體毛。前中胸癒合完全,前胸背板側面平滑無明顯刻紋。中胸側板明顯斑點狀刻紋。後胸背板溝凹陷明顯,呈溝縫狀。後胸側板腺部位明顯條紋狀刻紋。前伸腹節微微隆起,前伸腹節刺完全退化,前伸腹節後側緣具1對片狀膜質構造,且延伸至前伸腹節葉。腹柄節與後腹柄節呈斑點狀刻紋,著生針...
臀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型種,前翅長約26-38 mm。頭部白色至淺褐色,前額至頭頂具有數枚呈圓形排列的黑斑,頭部後緣具三枚黑斑;觸角黑色。胸部背板為灰褐色,布滿米白色的線、斑點,紋路豐富,胸部側面各有一條黑色縱帶;前胸背板兩側有向前彎曲的剛毛;翅透明帶淺褐色,翅痣白色;各足米白色,脛、跗節外側為黑褐色,散生剛毛。腹部背面為黑褐色,腹面米白色。幼蟲頭部背面前緣處有數枚黑色圓斑,後緣具一對黑斑;負面中央自後方約1/3處有一位深褐色三角形斑紋。
日本盾角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型螞,職單態型,工體長2.5–2.8mm。頭型亞三角型。頭蓋光滑,著生濃密絲狀毛。前額葉呈盾狀,觸角窩些微外露,觸角溝明顯。頭楯前緣平順無齒突,具成對的頭楯側毛。大顎呈三角型。觸角12節,錘節由最末一節形成。複眼退化消失。前中胸背板隆起,前中胸背板縫不明顯,前中胸背板著生濃密絲狀毛。前伸腹節著生濃密絲狀毛。前中足脛節與後足脛節具有1個明顯櫛齒狀的脛節距。腹柄節無柄部,瘤部呈方型,著生濃密絲狀毛,腹柄節下突起呈針狀突起。腹錘部第二節明顯發達向後延長,幾節明顯彎曲向前,腹錘背板著生濃密絲狀毛,螫針明顯。體軀單色淡褐色。
舟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舟蛾 Stauropus teikichiana 觸角茶褐色,雄蟲雙櫛齒狀,先端絲狀,雌蟲絲狀。頭頂至胸背有灰白、黃綠、黑褐各色長毛混生。腹背灰褐色,前三腹節中線上毛塊隆起,雌蟲較為顯著;尾端毛束白褐色偏平。雄蟲前翅暗綠褐色,雌蟲褐色;內線以內區域灰白色;前緣散佈墨綠色鱗,外線呈S字形大波紋,污黃色;外緣齒狀紋以污白線圍框。後翅前半褐墨綠色,後半褐色,基部附近覆長毛,緣毛白色。翅反面無紋。分佈於中國大陸、日本、台灣;在台灣分佈於低海拔森林地區。其寄主植物為殼斗科(Fagaceae)植物。幼蟲共六齡,老熟幼蟲棲息於樹枝時,頭胸部及尾端向背部屈曲。老熟幼蟲於枝葉間吐絲結繭化蛹;成蟲在秋天羽化。...
太平洋皺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小型螞,職單態型,工體長3.1–3.3mm。頭型呈矩型。觸角窩發達,觸角溝明顯。頭蓋上著生成列長針狀毛與均勻短針狀毛;頭部前半部明顯縱條皺紋狀刻紋,後半部明顯網紋狀刻紋。頭楯前緣中央凹陷不明顯,頭楯側毛明顯。大顎三角型,大顎7齒,前端3齒較大。觸角12節,錘節3節。複眼大而明顯,呈橢圓型。前中胸背板微微隆起,網紋狀刻紋明顯,著生濃密長針狀毛與短針狀體毛。中胸側溝微微可見。前伸腹節不規則皺紋狀刻紋,前伸腹節刺明顯,長度明顯長於基部2倍,末端微微向上彎曲。腹柄節與後腹柄節明顯網紋狀刻紋,著生明顯長針狀體毛。腹柄節柄部較細,長度略短於瘤部;瘤部呈楔型,前緣圓弧狀,後緣略高呈直角;腹柄節下突起...
胸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型種,前翅長約22-29 mm,體色暗褐色。頭部前額到頭頂為黑色,近頭楯、觸角基部具白色斑紋,近腹眼邊緣具白色帶紋;觸角黑色。胸、腹部為灰褐色具有不明顯的黃白色斑紋;前胸背板兩側的剛毛短;翅透明帶淺灰色,翅痣白色;各足米白色,具黑色斑紋。幼蟲頭部被面前緣處有數枚黑色圓斑,後緣具一對黑色斑;腹面中央前緣具一對八字型斑紋。
辨天角瘤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型螞,職單態型,工體長2.0 – 2.2 mm。頭型卵圓型前端略窄,由頭部正面觀後頭部無緣角狀。頭蓋上著生短片狀毛,後1/3部份著生針狀毛。大顎三角型,上著生明顯短片狀毛,具有7個明顯突齒、4個小突齒與1個明顯前緣齒。頭楯大,前緣外突,平滑無刻紋,著生明顯短片狀毛。觸角6節,錘節2節。前中胸背板平順無隆起。前胸背板光滑無明顯刻紋或著生些許縱條狀刻紋,著生稀疏短片狀或短針狀體毛。前伸腹節齒明顯,前伸腹節海綿體不發達。腹柄節柄部約等於瘤部長,下緣著生明顯片狀海綿體。腹柄節瘤部不明顯,側緣著生明顯海綿體構造。腹柄節下側與瘤部側緣著生明顯海綿體構造。腹錘第一節背板光滑無刻紋,著生許多針狀毛。體...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