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2.477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非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為非作歹的惡人。《莊子.應帝王》:「有虞氏其猶藏仁以要人,亦得人矣,而未始出於非人。」
臥病在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病躺臥在床上。《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三:「小女慶娘臥病在床,經今一載。茶飯不進,轉動要人扶靠。」《儒林外史》第四○回:「比及到家,他父親已臥病在床,不能起來。」
黃金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常指基督教新約聖經中的「自己要人怎樣對待,也要怎樣對待別人」一語為黃金律,現泛指為各文化接受的人際互動規範基本準則。
噬臍無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噬臍莫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噬齊」同「噬臍」。要人用嘴咬自己的肚臍,是做不到的事。根據《左傳.莊公六年》記載,楚文王出兵攻打申國,路經鄧國時,鄧祁侯因為楚文王是自己的外甥,於是設宴款待。這時騅甥、聃甥、養甥三人請求鄧祁侯趁機殺了楚文王,他們認為將來滅掉鄧國的人一定是楚文王,如果不儘早動手,以後再後悔,就來不及了。但是鄧祁侯不答應。結果莊公十六年,楚文王出兵滅掉鄧國。後來「噬臍莫及」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後悔已遲。「噬臍莫及」完整語形見於明朝焦竑《玉堂叢話.卷七.規諷》:「宜鑒覆轍,為宗社生靈永遠之謀,失今不圖,噬臍莫及。」意思是:為了人民社稷著想,要避免重蹈覆轍,...
上為下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等經書都指出「教」對於化育人民的重要。《詩經》則更明確的說到,在上位者之所以教導在下位者,目的就是要人民跟著效法。後來「上行下效」這句成語就由此演變而出,用來指在上位的人怎麼做,下面的人就起而效法。  在漢代劉向所編纂的《說苑》一書裡,〈君道〉篇剛好載錄一則故事可以參考。春秋齊景公,有一次設宴招待文武百官,散席之後,大家就一起到廣場上射箭取樂。每當齊景公射出一箭,即使沒有射中箭靶,群臣們都仍然高聲喝采,稱讚齊景公箭法如神。但是齊景公一點也不快樂,並且感到納悶,於是就詢問弦章,為什麼群臣們會是這樣的反應。弦章說:「這是因為那些群臣們不敢批評君王的過錯,而古人曾說,國君喜歡吃什麼、穿什麼,臣下也...
噬臍何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噬臍莫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噬齊」同「噬臍」。要人用嘴咬自己的肚臍,是做不到的事。根據《左傳.莊公六年》記載,楚文王出兵攻打申國,路經鄧國時,鄧祁侯因為楚文王是自己的外甥,於是設宴款待。這時騅甥、聃甥、養甥三人請求鄧祁侯趁機殺了楚文王,他們認為將來滅掉鄧國的人一定是楚文王,如果不儘早動手,以後再後悔,就來不及了。但是鄧祁侯不答應。結果莊公十六年,楚文王出兵滅掉鄧國。後來「噬臍莫及」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後悔已遲。「噬臍莫及」完整語形見於明朝焦竑《玉堂叢話.卷七.規諷》:「宜鑒覆轍,為宗社生靈永遠之謀,失今不圖,噬臍莫及。」意思是:為了人民社稷著想,要避免重蹈覆轍,...
鵬霄萬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鵬程萬里」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莊子是先秦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的哲學宗旨是要人們超越世俗的價值觀,不要去計較那些是非、大小、有用無用等的判斷,因為這些都是人為的,並非恆常不變。人們如果一味計較這些,身心就會被牢牢綁住;要學著拋棄這種種的束縛,才能得到真正的放任自得,也就是莊子所謂「逍遙」的境界。為了引導人們能接受他的思想,莊子運用很多的寓言,來啟發人們。在〈逍遙遊〉中,莊子舉了一個鵬鳥高飛的寓言,說明人要先懂得「適性」,才能知道自己也有天生的長處,不會一味羨慕別人。在這個寓言中,莊子先說北海有一種鯤魚,大得不得了,後來這種魚變成了鵬鳥。鵬鳥也是大得不得了,奮飛起來的時候,張開翅膀...
釋生取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下,修己的目的在於安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正是把群眾利益擺在個人之上的一套修身哲學,所以孟子要人「捨生取義」的道理就不難了解了。成語中「義」字的內涵,可以擴大為仁義道德、美善真理、理想抱負等。
朝四暮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世間眾人對事情的看法就像「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一樣,可以隨時變來變去,並沒有個定準的。所以莊子要人們學習超脫這些紛擾,返回大自然,只有在自然的境界中才能找到恆常不變的道理。這就是「休乎天鈞」的境界,也就是「齊物論」的精義。後來從這個寓言演變成「朝三暮四」這句成語,比喻人心意不定、反覆無常,或事物變化無定。
明若觀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洞若觀火」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盤庚是成湯的十世孫,商朝的十七代君主。《尚書.盤庚》是盤庚為了遷都所作告諭臣民之書,共分三篇。上篇是盤庚對邦伯、執事等貴冑大臣的訓誡之詞,主要說明遷都是上天的旨意,任何阻礙遷都的行為都是違背天意的;中篇則是對平民的訓詞,口氣嚴厲,語帶威脅,要人民共同支持遷都之舉,否則就會被處死;下篇則是遷都後,盤庚告誡百官諸侯之言,希望他們能夠把恩德廣施於民。在上篇裡頭,盤庚警告專權弄政的貴族大臣:「不是我荒廢了先王的美德,而是你們的行為讓先王的美德隱晦,不畏懼我這個君王。對於你們的計謀私心,我就像看著火光一樣地清楚,只是因為我拙於謀劃,才會讓你們犯下這樣的過失。如...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