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5.166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古禮中走路欲超前長輩時的小步快走。《論語.微子》:「趨而之,不得與之言。」唐.柳宗元〈植靈壽木〉詩:「前趨問長老,重復欣嘉名。」
流言蜚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流言」:#《書經.金縢》1>武王2>既喪,管叔3>及其群弟乃流言於國,曰:「公將不利於孺子4>。」周公乃告二公曰:「我之弗,我無以告我先王。」周公居東二年,則罪人斯得。于後,公乃為詩以貽王,名之曰〈鴟鴞〉,王亦未敢誚公。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禮記.儒行》。 (2) 武王:周武王,姓姬名發,文王之子,生卒年不詳。因商紂暴虐無道,乃率領諸侯伐商,大戰於牧野,敗紂而代有天下,都鎬京。在位十九年崩,諡曰武。 (3) 管叔:姓姬,名鮮,生卒年不詳。周武王之弟,封於管。武王去世,周公攝政,管叔與蔡叔猜疑周公將不利成王,於是挾武庚叛亂,為周公所平。管叔被殺,亂事平定。 (4) 孺子...
孺子可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浪沙,不中,遂更姓名,隱於下邳,而受《太公兵法》於圯上老人。後為高祖策畫定天下,封留侯。晚好黃老,學穀之術。卒諡文成。 (2) 從容:舒緩悠閒的樣子。 (3) 步游:散步。游,通「遊」。 (4) 圯:音|ˊ,橋。 (5) 褐:音ㄏㄜˊ,粗毛布製成的平民衣服。 (6) 履:鞋。 (7) 顧:回頭看。 (8) 孺子:小孩子 (9) 鄂然:驚訝的樣子。鄂,通「愕」。 (10) 毆:打。 (11) 彊:音ㄑ|ㄤˇ,勉力、勉強。通「強力」。 (12) 履:穿鞋。 (13) 殊:非常。 (14) 平明:天剛亮的時候。 (15) 諾:表示同意的應答聲。
聞雞起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乏,鄉黨宗族以是重之。後乃博覽書記,該涉古今,往來京師,見者謂逖有贊世才具。僑居陽平。年二十四,陽平察孝廉,司隸再舉秀才,皆不行。與司空1>劉琨2>俱為司州3>主簿4>,情好綢繆5>,共被同寢。中夜聞荒雞鳴,蹴6>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逖、琨並有英氣,每語世事,或中宵起坐,相謂曰:「若四海鼎沸,豪傑並起,吾與足下當相避于中原耳。」 〔注解〕 (1) 司空:古代官名。周時有冬官大司空,為六卿之一,掌水土營建之事。秦無司空,置御史大夫。漢初沿置,成帝時改御史大夫為大司空。後多有更名,或稱御史大夫,或稱司空,至明始廢。 (2) 劉琨:西元270∼318,字越石,晉魏昌人。惠帝時以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長久、遠大。如:「遐壽」、「松鶴遐齡」。《詩經.小雅.天保》:「降爾遐福,維日不足。」唐.太宗〈九嵕山卜陵詔〉:「末代以來,明蓋寡,靡不矜黃屋之尊,慮白駒之過,並多拘忌,希慕遐年。」
按圖索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書.卷六七.楊胡米梅云傳.梅福》至秦則不然,張誹謗之罔,以為漢驅除,倒持泰阿,授楚其柄。故誠能勿失其柄,天下雖有不順,莫敢觸其鋒,此孝武皇帝所以地建功為漢世宗也。今不循伯1>者之道,乃欲以三代2>選舉之法取當時之士,猶察伯樂3>之圖,求騏驥4>於市,而不可得,亦已明矣。故高祖棄陳平之過而獲其謀,晉文召天王,齊桓用其讎,(亡)〔有〕益於時,不顧逆順,此所謂伯道者也。 〔注解〕 (1) 伯:音ㄅㄚˋ,通「霸」,古稱諸侯的盟主。 (2) 三代:指夏、商、周三朝。 (3) 伯樂:周代善於相馬的人,生卒年不詳。其名傳說紛紜,或為王良、孫陽。著有《相馬經》。 (4) 騏驥:音ㄑ|ˊ ㄐ|ˋ,...
無微不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靡微不周注音︰ㄇ|ˊ ㄨㄟˊ ㄅㄨˋ ㄓㄡ漢語拼音︰mí wéi bù zhōu釋義︰猶「無微不至」。見「無微不至」條。 01.宋.魏了翁〈辭免督視軍馬乞以參贊軍事從丞相行奏劄〉:「臣竊念主憂臣辱,義不得辭,跼蹐受命,退而差官吏,條列事目,調遣將士,凡所以為速發之計者,靡微不周。」(源) 參考詞語︰無微不到注音︰ㄨˊ ㄨㄟˊ ㄅㄨˋ ㄉㄠˋ漢語拼音︰wú wéi bù dào釋義︰猶「無微不至」。見「無微不至」條。 01.清.陳確〈與吳仲木孝子書〉:「總之,一敬之功,無微不到,惟仁者善體之耳。」
捨生取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孟子.告子上》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患者,何不為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怕、畏懼。如:「顧忌」、「肆無忌憚」。《左傳.昭公六年》:「民知有,則不忌於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詩經.大雅》的篇名。共八章。根據〈詩序〉:「蕩,召穆公傷周室大壞也。厲王無道,蕩蕩無綱紀文章,故作是詩也。」指假文王語氣,以彰殷人之惡,而明周人得國之正也。首章二句為:「蕩蕩上帝,下民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