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7.30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見義勇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論語.為政》:「見義不為,無勇也。」遇到合乎正義的事,就應該奮勇的去做。《宋史.卷三一九.歐陽修傳》:「天資剛勁,見義勇為,雖機阱在前,觸發之不顧。放逐流離,至于再三,志氣自若也。」
高朋滿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 典故或見於《魏書.卷七一.夏侯道遷列傳》。 (2) 十旬休暇:十日為一旬。唐朝制度,做官者遇到旬日就休假,時稱「休沐」。〔參考資料〕 《魏書.卷七一.夏侯道遷列傳》道遷雖學不淵洽,而歷覽書史,閑習尺牘,札翰往還,甚有意理。好言宴,務口實,京師珍羞,罔不畢有。於京城之西,水次之地,大起園池,殖列蔬果,延致秀彥,時往遊適,妓妾十餘,常自娛興。國秩歲入三千餘匹,專供酒饌,不營家產。每誦孔融詩曰:「『坐上客恆滿,楢中酒不空』,餘非吾事也。」識者多之。
目無全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血脈的空隙中,到處遊走,可以揮灑自如,還覺得很寬綽而有餘地。所以十九年來,都不必換刀。雖然如此,每次遇到筋骨支錯聚結、難於處理的地方,我仍然會集中注意力,小心謹慎地用刀,等挑開關鍵處,牛的骨肉一下子都分開了,就像土塊堆積在地面上一樣,「ㄏㄨㄚˋ」的一聲,牛就解好了。這時候,我拿著刀站在分卸完畢的牛肉面前,東看看西看看,心裡有種說不出的滿足感。然後才會把刀擦拭乾淨,收藏起來。在這則寓言中,莊子用牛的組織來比喻複雜的人際關係,要想在糾結難分的人情世故中不受傷害,得擁有一把用智慧錘鍊出來的「無厚之刃」。文章中,莊子用「未嘗見全牛」來形容庖丁解牛不受形體限制的境界,後來就從這裡演變成「目無全牛」這個成...
事過境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義之轉,當有引申的脈絡可尋。這句成語常見於後代小說中,例如在清朝的小說《黃繡球》第三回中提到黃繡球遇到一場流言的困擾,後來乾脆躲在家裡,等「事過境遷」後,就不必放在心上了。
秣馬厲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厲兵秣馬」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厲兵,磨利兵器。秣馬,餵馬。「厲兵秣馬」指完成作戰的準備。《左傳》記載:魯僖公三十二年,駐防鄭國都的秦將杞子,派人報告秦王他們已掌管鄭國都的北門,是攻打鄭國的好機會。三十三年春天,秦王決定派兵攻打鄭國。鄭國商人弦高在前往周都城經商途中遇到秦軍,知道秦軍意圖後,他一方面用四張獸皮和十二頭牛慰勞賞賜秦軍,一方面則是派人趕緊回報鄭穆公這件事。鄭穆公獲報後,派人去招待秦國駐軍休息、居住的房舍察看,結果見到他們已經捆物裝車、磨利兵器、餵好馬匹,完成作戰的準備。於是鄭穆公將計就計派皇武子去送行,讓秦軍知道鄭國已有防備,免去一場戰爭。後來「厲兵秣馬」被用來指完成作...
處之泰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遇到事情時態度鎮定,神色自若。《宋史.卷四五○.尹穀傳》:「江陵大府,雄據上流,表裡襄、漢,西控巴蜀,南扼湖、廣,兵民雜處,庶務叢集,霆隨事裁決,處之泰然。」《元史.卷一五八.許衡傳》:「家貧躬耕,粟熟則食,粟不熟,則食糠覈菜茹,處之泰然。」也作「泰然居之」、「泰然處之」。
另起爐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別闢門戶,另闢蹊徑,另起樓臺,改弦更張,改弦易轍,重整旗鼓反義:抱殘守缺,墨守成規辨似: 「另起爐灶」及「重整旗鼓」都有重新開始的意思。 「另起爐灶」側重於放棄原有的基礎重新開始;「重整旗鼓」側重於遇到失敗或受挫後重新開始。 另起爐灶 重整旗鼓 辨似例句 ○ ㄨ 他離開了老東家後,~,也開了一家店。 ㄨ ○ 去年龍舟賽丟了冠軍寶座,他們今年~而來,似乎勢在必得。
愁眉苦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眉頭緊皺,苦喪著臉。形容憂傷、愁苦的神色。※語或出《儒林外史》第四七回。 △「愁眉不展」、「愁眉淚眼」
趁火打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趁火打劫」是趁人家裡失火、一片慌亂時搶劫財物,也就是乘人之危。所以清.徐珂《清稗類鈔.盜賊類》裡解釋「趁火打劫」的狀況時,便說這些盜賊都是臨時起意居多,遇到人家家裡失火時,即趕快召來同伙進入火場,看到東西就搬。主人加以阻止時,他們還理直氣壯地說:「我是幫你把財物搬到我家寄放。」所以徐珂最後下結論說他們是「倉猝起意,利人之危而乘之耳。」後來「趁火打劫」不一定限定於趁人失火時搶劫財物,語義擴大到凡是乘人之危,從中取利者都可以使用。
實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此在圓周率3.14159上,數學家才會發明一個π的代號來方便表示,而在根號的部分,在數學的計算中,遇到根號時,通常會直接以根號來做答案的表達,並不會習慣寫成小數的方式,也是因為此為無限不循環小數的原因。(註1) 稠密性在無理數與有理數中,皆具有稠密性,因此在實數系中也是具有稠密性,而如果以數線來表達時,則可發現無理數與有理數綜合在一起時,其分別代表的數字,將會佈滿整條數線。值得注意的是,無理數於數線表達上較為不易,例如√2,將其化為小數時為1.41421,因此在數線上的大略位置為1.4與1.5之間,但卻無法精確標示出其...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